中國機構入列「未經驗證名單」 環時:美國有一種孩子般的任性

▲中美關係,美中關係,中美貿易戰。(圖/路透社)

▲中美關係。(圖/路透社,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商務部將37家中國企業和學校列入美企的「未經驗證」實體危險名單,觸動兩國敏感神經。《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稱,這「反映了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同中國脫鉤的激進主張仍在發酵」,但後者是前者「從航空到電子技術最大的海外市場」,一旦與之隔絕「很多技術密集型企業就會失去來自市場的很大一塊動能」,在農業方面「也將出現產能萎縮」,這會「決定了美國一定會維持與中國擴大貿易的基本態度」。

名單中包括汽車技術、液晶材料、精密光學、電子、機床生產領域的企業,還有廣東工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同濟大學以及位於西安的兩所學校等,亦有6家香港機構及馬來西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少數機構入列。社評指出,雖然有分析認為「這不是個禁運名單」,但因為麻煩「有時供應商會把它當作禁運」,導致實際效果「大於法律效果」。

▼G20川習會。

▲▼G20川習會。(圖/路透社)

社評說,部分美國精英認為中國的現代化能力「主要是通過與西方、特別是與美國公司的合作偷來的」,還相信脫鉤「就能遏制中國接下來的繼續發展」,因此將中方的機構列入未經驗證名單,這是美國「打擊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又一新招」。

社評提到,美國將中國機構列入名單的同時,一邊宣稱美中貿易談判繼續取得進展,但又通過限制後者的關鍵設備和技術出口,希望癱瘓中方科技進步所需的研發能力和產業鏈條,將其困在對美依附性的位置,這種做法「給自己算得太好了」,而且「有一種孩子般的任性」。

社評強調,中美簽署經貿協議「看來是大勢所趨」,但「不太可能成為中美經貿領域風平浪靜的轉捩點」,尤其美國多向中國販賣對其國家安全無害的東西,同時越來越對中方可能從兩國經貿合作中學會點什麼「疑神疑鬼」,這種情況「將越來越嚴重」,而且「對中美經貿關係勢必形成長期困擾」。

▼習近平和川普。(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川習會」上午於人民大會堂登場! 擬發表共同聲明。(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環球時報》指稱,駕馭這樣的中美經貿關係「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中國「卻有可能把它繼續朝著互利共贏的方向引導」,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中方具備強大的工業生產和市場消化能力,其次是美國高估向中方展開各種技術禁運所能產生的效果,最後是如今的生產和消費體系高度機制化和全球化「不以美國一方的意志為轉移」。

《環球時報》總結表示,中國「已經將自己國家的命運牢牢掌握在本國的手裡」,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2019年世界經濟的增長預期,但卻上調對中國的同一預期,這是「對中國應對中美貿易戰能力的樂觀評價」,只需繼續保持一顆平常心,儘量做好能夠把控的每一件事,本段拉力賽的高分「將在前面等著我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