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發生視網膜格子狀病變未積極處理,恐因視網膜剝離(紅圈處)而致失明。(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記者謝承恩/綜合報導
台中一名30歲蔡小姐患有中度近視,出社會後因每天緊盯電腦工作,日前發現右眼常看到不明黑點,上班時一度以為是「電腦螢幕沒擦乾淨」,但後來用手揮也揮之不去,懷疑罹患飛蚊症而緊急就醫,經檢查確診為「視網膜格子狀病變」所致,接受光凝固雷射手術治療後,症狀趨於穩定,不再為眼前的黑點擔憂。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眼科主任崔永平指出,視網膜格子狀病變是隱形的視力殺手!由於發生原因不明,近視族群發生率達8到10%!且該病變平時不會有症狀,民眾罹病而不自知,患者會因不穩定的視網膜被玻璃體拉扯,而產生閃電、閃光的症狀,或視網膜裂孔造成出血、飛蚊症,萬一拖到視網膜裂孔或剝離,屆時將更難處理,嚴重甚至會失明。
崔永平介紹,一旦發現患者罹患視網膜格子狀病變,若沒有症狀或發生範圍不大,不一定要接受雷射手術治療;但若患者罹患飛蚊症,視線看到蜘蛛網或閃光閃電的症狀,或有家族視網膜剝離病史,便建議接受光凝固雷射治療,以保護脆弱的視網膜不遭受進一步的傷害。
▲亞大醫院兒童眼科主任崔永平替患者檢查眼睛(圖非當事人)。
崔永平提醒,隨著目前學童近視發生年齡提前、課業壓力繁重、3C產品普及,台灣年輕族群近視比例高居世界第一,不可不慎。目前視網膜格子狀病變沒有預防的方法,建議有高度近視者(大於500度)應每半年到一年定期接受眼底檢查,確定視網膜周邊是否有格子狀病變。
除此之外,高度近視者曾經接受過近視雷射或白內障手術,仍需定期檢查;若目前沒有近視的人,仍建議到了國、高中階段,至少安排一次眼底檢查,如果發現有格子狀病變,或之後發生眼睛外傷、出血、發炎等其他問題,則需定期追蹤及處理,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