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約定這4點,不讓爸媽吵架造成小孩一輩子的陰影!

(圖/示意圖,翻攝自PAKUTASO網站)

圖、文/焦糖綠玫瑰 caramelgreen

「媽媽,爸爸好兇喔,我好怕爸爸會拿大刀來殺妳!」女兒前天突然緊緊抱住我,說自從她聽到爸爸在電話中罵媽媽髒話後,對爸爸的印象就是「我怕他會來殺掉我們!」我驚覺自己成了受暴婦女,而孩子遭到了不亞於肢體暴力的言語傷害。

您知道嗎?「家庭暴力」不單只是定義在粗暴的肢體動作上,其實,因為血緣關係與長時間相處,有一定程度的感情基礎,所以「言語威脅」、「情緒勒索」也是家庭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衝突困擾,而且,因為對立方是家人,所以非常難導正、非常難擺脫。

我不想多著墨在孩子的爸身上,因為他的問題不是那麼單純,也沒有「已經當爸爸」的自覺,繼續把「口無遮攔」當自己的特點,所以,他這個人怎樣不是重點,但藉由這次事件,我想讓其他的家長知道,當我們在孩子面前衝突,甚至要求孩子當公道伯時,他們會受到多大的影響與驚嚇。

當孩子的爸爸對我們不聞不問半年後,他用強烈的語氣,在語音通話告訴我,他不來看小孩,是因為「我他X的就是不想看到妳!」接著用台語飆各種不堪入耳的話。

女兒從小跟我相依為命,第一時間她沒有什麼表情,聽到爸爸似乎沒有要停止的樣子,她擺出一種「你也太過份了吧」的態度,直接對爸爸抗議:「欸,爸爸,你不要這樣跟媽媽說話,你不要兇媽媽!」不過對方依然沒有停止,還想要女兒當公道仲裁,說:「那都是妳媽的錯!」

當下我壓抑自己的怒氣,畢竟半年沒連絡,中間發生一些事情,讓我懷疑男方可能情緒上有些問題,所以先跟孩子說:「這是爸爸媽媽的事情,妳不要多講話!」再向對方喊話:「你要罵我沒關係,但不要在小孩面前罵。」可惜孩子的爸罵開了,完全停不下來,我只能趕快找機會退場。

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年紀小,大人吵架小孩不懂,甚至認為小孩記不得,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我曾經思考過,為什麼自己記得小寶寶時期的事情?我發現一個驚人的可能,就是「第一次感受到害怕與痛苦,記憶就會從那個時間點,開始記錄曾發生的每件事。」從第一次看我媽被打,我就有了記憶。

所以,不管是站在感情還是道德上,父母都不應該在小孩面前衝突,我建議在婚前與懷孕後,必須跟伴侶溝通,約定好以下這4個前提與處理方式:

1、不在私下或公開場合,用情緒化字眼(如:三字經髒話)向孩子批評對方。

很多人一吵起架來毫無理智,總想拉人支持自己的觀點,但孩子是兩人的愛情結晶,他們應該要有自己的立場跟觀察,而不是經由父母任一方的話語來選擇支持誰,若是碰到我們這種情況,可以對孩子講事實,但不要刻意強化,或是下帶有情緒的結論。

2、盡量不在孩子面前衝突。

必須跟對方約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如果真的衝突起來,請提醒對方「孩子在場,必須互相尊重!」(溫柔的講法是「這樣會嚇到小孩!」)若對方不理踩,想辦法平和離開現場。

3、事後安撫孩子。

孩子目睹父母衝突,勢必會在心中產生程度不一的傷害,就像我女兒吧,掛上電話後,我跟他說爸爸現在身體狀況不好,「因為身體不舒服,所以講出來的話很傷人,我們不要太在意他說什麼,保護自己,祝福他就好。」

4、遠離負面能量。

通常這樣完全不看場合、口不擇言的人,在行為上也特別容易衝動,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演變成更大的禍害,所以我建議明哲保身,盡量保持距離、拉出安全線,避免哪天躍上新聞版面。

孩子出生後,因為照顧與責任壓力,將帶給父母雙方許多生活與情緒上的改變,尤其女性比男性細膩,又是懷胎10月的當事人,比起爸爸來說,媽媽確實得多承擔一些推動的力量,伴侶們除了要常常放下身段溝通外,也要互相支持、互相提醒對方「不在孩子面前衝突」才行。

★ 我是不婚媽媽「焦糖綠玫瑰」,唱片線記者出身,現職網路專欄作家。從小在傳統菁英教育之下成長,心思細膩敏感的我,如何邊工作、邊教養那精力旺盛的牡羊女兒DAHLIA呢?期待與您分享我的堅持:「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粉絲團「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部落格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親子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