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學習核知識的學生。(圖/國際原子能機構官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日前發表報告稱,中國原子能獎學金(AES)計畫去年贊助35名來自非洲與南亞的碩士和博士生獎學金,並提供在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教學資源,為「新興核國家」培訓相關工程師。據了解,國際原子能機構為申請學生提供機票費用;北京政府則負擔學費與生活費用。
去年來到哈爾濱工程大學學習、曾在迦納核監管機構工作的博士生麥克(Michael Kwaku Annor-Nyarko)說明,「你可以在迦納學習核科學,但當地開發的核電廠研究實驗室明顯不足。」
麥克提到,參加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中國原子能管理局的計畫前,他曾在迦納學習核工程、物理以及計算核科學,但「從未見過」運行中的核反應堆。
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校長張志儉提到,核教育是中國的重點計畫,目前有45座核反應堆在運行、11座正在建設,還有數十座正在規劃建造,因為能源需求激增加上氣候變化威脅,使用核能是有效的應對方案,「我們希望給予發展中國家的學生援助,讓他們能夠在我們的教學中獲得專業知識。」
▼學生正在學習如何用儀器探測輻射。(圖/國際原子能機構官網)
張志儉提到,學生們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將得到核工程的基礎知識,並獲得中國特有的方法與技術。他說明,除了英語教學課程以外,學院也會提供「漢語課程」。
張志儉說,校內設有各種核練習室,包括全尺寸核動力模擬中心、快堆模擬系統以及虛擬現實實驗室,讓學生學習核反應堆運行模式的同時,得到核發電廠與輻射防護的相關知識。
據了解,該計畫從2012年開始實施,以「為新興核電應用國家的優秀學生提供支持」為目的,每年提供開發中國家35到40個學習名額;學生在學期間將得到資金與技術上的支持。
▼大陸華龍一號核電廠可抵抗大型飛機撞擊。(圖/中新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