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空陪小孩!買超大娃娃彌補「爸媽常用」 他點破:關鍵是道歉

▲▼泰迪熊,熊布偶,熊娃娃,玩具,可愛,療癒(圖/免費圖庫Pixabay)

▲可愛的娃娃是常見的禮物選項。(圖/圖庫Pixabay)

記者黃君瀚/綜合報導

現代人生活忙碌、經濟壓力大,雙薪家庭幾乎很難陪在孩子身邊,久而久之轉而用物質取代。就有網友在PTT發文,提到最近一支網路廣告,發現許多父母因為各種原因對小孩虧欠,常以送禮的方式來彌補,如故事中忙碌的主管媽媽買了禮品店內最大的熊娃娃,「是不是我的禮物越大,就代表我的罪惡感越大?」

「爸媽是對小孩子覺得虧欠,所以才會送大禮對嗎?」他在文中表示,看完影片後不禁回想起小時候,也有極其相似的經歷,媽媽當時準備了一隻很大、很大的豬娃娃當禮物,「這是不是代表,我媽也覺得有虧欠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獲網友授權提供

這篇文章釣出鍵盤心理大師回應,他從影片中挑出片段,解釋了心理學上的意義,並說在親子關係跟情緒課題上,非常適合作為延伸教材。影片女主角是忽略家庭生活的強人上班族,因為太過忙碌,連女兒生日想要什麼都不知道,只能匆忙挑了禮品店最大的熊,這反映她在影片中的台詞,「是不是我的禮物越大,就代表我的罪惡感越大?」

禮物越大,就代表我的罪惡感越大(圖/翻攝PTT)

▲女強人媽媽買了超大的熊娃娃,想補償在女兒成長中的缺席。(圖/翻攝PTT)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母親覺得女兒很失落時,她會更傾向於彌補,這也是一般的父母最常見的反應,「當意識到對孩子的虧欠感時,認為面對虧欠感的方式是『試圖用替代方式彌補』。」,小則施予處罰後買糖吃,大則是帶去阿里山一日遊,這些都是「虧欠感」與「尋求彌補」在作用。

他分析,人們往往會誤解,習慣直觀的把正面情緒當1,負面情緒當-1,並用算數學的方式認定,1加上-1等於0,「誤解正面情緒,可以去抵銷負面情緒。」「誤解犯了錯誤,可以用其他方式彌補。」就跟影片裡媽媽買大熊當禮物一樣。

「其實情緒並不能互相抵銷,只要失落感還在,那麼心裡的創傷就不會消失。」心理大師說,造成孩子失落之後,該處理的是修補失落,讓他從失落回到不失落,而不是試圖轉移注意力。

禮物越大,就代表我的罪惡感越大(圖/翻攝PTT)

▲鍵盤心理大師的一篇回文,療癒了不少童年不開心的網友。(圖/翻攝PTT)

正如影片中導演藉由禮品店店長嘴巴說出的是,「重點不是熊多大隻,而是要說抱歉,要道歉處理失落。」他認為,因為在多年以後,孩子會留在心中的,不是小時候被轉移注意力時吃的糖,而是心中隱約遺憾不曾被填補上的失落感。

文章貼上網,猶如暮鼓晨鐘說出孩子心聲,「有些家長要他跟小孩道歉跟要他命一樣」、「好像寫中我的心裡QQ謝謝你」、「可惜美心他爸沒看過這篇」、「心理沒有準備好就看這篇文的話會淚崩」、「你講的我都有QQ」、「謝謝你,我有小孩的話會放在心上的。」

►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