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像「蝸牛」! 琥珀內首次發現史前海洋動物「菊石」

▲▼大陸科學家琥珀內發現史前海洋動物「菊石」。(圖/翻攝自《科學網》)

▲大陸科學家琥珀內發現史前海洋動物「菊石」(紅圈示),網友驚呼像「蝸牛」。(圖/翻攝自《科學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了一枚罕見的琥珀,其中包裹了一只史前海洋動物「菊石」。這是古生物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這種已滅絕的「烏賊近親」,為人類更好地了解琥珀形成以及過去的生態系統提供了寶貴證據。

大陸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的博士生俞婷婷在王博研究員和張海春研究員指導下,與牟林博士等人合作,13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雜誌上發表此項發現。研究人員表示,長33毫米、寬9.5毫米、高29毫米形成於白堊紀中期的緬甸琥珀重約6克,包裹了至少40個動物個體。除菊石外,其中還存在多種海洋腹足動物、潮間帶等足類動物,以及蟎蟲、蜘蛛、蟑螂等陸生動物。

據報導,琥珀是植物樹脂經長期地質作用形成的化石,常含有保存很好的陸生生物,很少保存水生生物,保存海洋生物尤其罕見。菊石是一類生存於泥盆紀至白堊紀的頭足類動物,與現在的鸚鵡螺、烏賊等是近親,在白堊紀末大滅絕時從地球上消失。

研究團隊分析,這個菊石是一個幼體標本,軟體已經丟失,殼體有破損,內部充滿了細小的沙粒。反映海洋生物死亡後,外殼可能被海浪沖上岸,再被琥珀包裹。  

研究人員由此推測,琥珀可能來自一片靠近海岸的森林。樹脂分泌後,在樹幹上包裹了一些樹棲的昆蟲,然後順著樹幹流到地面後包裹了菊石、螺類和地棲的一些動物。樹脂很快被埋藏起來,經歷複雜的地質作用形成了琥珀。

雖然琥珀年齡尚存爭議,但菊石的存在表明,這枚琥珀可能已經存在大約1億年。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