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制/虛位元首、國會最大黨黨魁組閣 懶人包一看就懂

▲朱立倫、韓國瑜、郭台銘。(合成圖/ETtoday資料照)

▲朱立倫、韓國瑜、郭台銘。(合成圖/ETtoday資料照)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2020總統大選外界除了關注藍綠兩黨最後將由誰出線,憲政體制方面也成為近期熱門話題,除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前新北市長朱立倫陸續表態支持內閣制外,高雄市長韓國瑜更拋出「總統兼行政院長」的話題,在政壇上引發關注。

依據內閣制的制度設計,政府的行政首長與國家元首是分開的,國家元首不享有實際的行政權,其權力一般僅限於任命議會中的多數黨領袖或者多黨政治聯盟領袖擔任政府總理,換言之,就是國會中的最大黨的黨魁擔任總理,而總統或是國家元首則是虛位的角色。

在內閣制國家中,由於行政、立法權並不完全分立,閣員可能會身兼多重的身分,像是總理、外交部長等各部會首長,也同時會是國會議員,也就是說在內閣制國家僅有執政黨跟在野黨之間進行抗衡。

至於內閣制的核心,相較於總統制更仰賴民意為依歸,政府要有立法機關的多數同意才能存在,同時也必須向立法機關負責,此稱為「立法責任」,而負責的方式是在野黨可以在任何時候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若過半的國會議員投下不信任票,而政府就得解散。不過,執政黨政府被不信任解散的同時,也有解散國會的權力,立委便需要進行全面性的改選。

內閣制國家權力最大的是行政首長,會直接被立法機關的議員們與人民監督,因此人民不滿政府的政策或表現時,在野黨可以直接透過不信任投票替換政府。另外,內閣制還有個特點是,當沒有一個政黨單獨過半的時候,就需要和其他政黨共組聯合內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