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若有看到衣魚,表示建築物濕度過高。(圖/翻攝自YouTube)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民眾在家中都會看到一種扁扁長長的蟲,牠的頭尾兩端不僅長著細長的觸鬚,還常在書架、沙發附近游走。據了解,這種動物名為「衣魚」,主要以植物性碎屑為食,已經存在地球上3億年之久,常會破壞衣物、文物或文件資料。
環保署公開資料顯示,衣魚(俗稱蠹魚)的分類地位屬於纓尾目衣魚科(Lepismatidae),是終生無翅的昆蟲,在地球上已經出現約3億年。在台灣的居家環境中,常見的有普通衣魚及體型較大的灰衣魚,牠們最喜歡陰暗並且潮濕的環境,平時會躲在縫隙與陰暗處,例如抽屜、衣櫃、舊紙箱、書架等處。
▲衣魚偏好澱粉或蛋白質類的食物。(圖/翻攝自YouTube)
衣魚屬於夜行性昆蟲,平常大多在夜間活動,若在白天出現且受到驚擾的話,會先靜止不動,接著迅速逃離現場躲起來;由於具有懼光的習性,衣魚白天通常都會躲在角落,紙張、書籍或壁紙等,都能作為牠們的食物。
環保署表示,衣魚喜歡棲息在溫暖且相對濕度高的地方,若家中有衣魚的蹤跡出現,就表示建築物的濕度過高;伴隨著潮濕的環境,容易孳生白蟻或哈伯蟻(俗稱木匠蟻),進而造成居家木質家俱或裝潢的損害。
由於書架、紙張、衣物等製品經衣魚取食後,會留下食痕和排泄物,造成這些物品缺損和產生污漬,想要防蟲害的話,珍貴的衣物在收藏前,一定要確實清洗,以免皮膚接觸後引起過敏反應。
環保署強調,衣魚喜歡黑暗,又喜歡吃漿糊類的食物,民眾在家時可以用翻動書本、櫥櫃、衣櫥等方式,來偵測看看家中是否有衣魚存在。由於衣魚並不會叮咬人或傳染病原菌,所以防治根本要務是降低室內的濕度,民眾可考慮以抽風機或除濕機降低空氣中的濕度,並時常翻動、整理書籍及報章雜誌,斷絕衣魚的食物供給,必要時可放一些防蟲片來驅趕忌避衣魚。
▲由於衣魚偏好澱粉或蛋白質類的食物,民眾在家可自製誘捕容器。(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