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圖/記者李毓康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投入2020黨內總統初選,主打「經濟牌」策略。一位企業家跨界從政要如何翻轉台灣?從年輕人最關心的「低薪問題」,到國際經濟情勢,還有未來的科技戰爭,郭台銘早已準備好策略,要讓「政治要替經濟服務」,成功的「鴻海經驗」正是他能翻轉台灣經濟的關鍵優勢。
郭台銘日前接受《慧眼看天下》主持人黃寶慧專訪時表示,「政治要替經濟服務」,大家都說他挺前總統馬英九,但他曾告訴馬英九,「經濟搞爛他也要負責任,政治沒有替經濟服務。」首先,「鴻海經驗」正是郭台銘本次參選最強而有力的訴求,第二他引以自豪的「執行力」將改變台灣施政的行政效率,第三,從企業經營中得到的「科技專業」,將創造出有競爭力的經濟。
▲郭台銘接受ETtoday專訪。(圖/記者林敬旻攝)
放眼台灣在國際的競爭力之前,郭台銘首先檢視國內年輕人的低薪問題以「溢出理論」舉例,如果大企業不賺錢、中小企業不賺錢,員工要怎麼加薪,這些都要從根本討論,怎麼調整產業結構來具備競爭力,台灣現在面臨關鍵的時刻。
實際做法方面,郭台銘提出破解低薪四部曲,第一,成立勞工薪資大平台,讓良幣驅逐劣幣;第二,政府不提供標案或補助給低薪、不加薪的賺錢企業;第三,政府要協助沒有賺錢的企業提高競爭力,再要求企業加薪;第四,政府要改革技職教育,解決學用落差問題。
解決低薪問題後,面對全球經濟貿易,由於中美貿易戰開打,郭台銘就大膽預測,「金融海嘯以來最嚴重情勢已經出現」,並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理論,台灣將成美中角力場所。
為避免台灣在中美貿易戰中被無端犧牲,郭台銘早以提出東進,更在拜會美國總統川普時就提出,要整合台商到美國重建供應鏈,以確保台灣產業的主體性,才不會被捲入美中兩強的戰爭泥淖裡。
這場美中貿易戰看似兩大強國的競逐,但郭台銘則認為,美國發起這場貿易戰的原因,就是意識到5G和AI技術,快要被中國大陸追上。因此,為了維護美國人工智慧的領導地位,美國要重組全球供應鏈重返製造,其中,工業互聯網將成為關鍵,而台灣所具備的優勢就是技術實力。
▲郭台銘應對中美貿易戰下的台灣嚴重危機記者會。(圖/記者李毓康攝)
因此,台灣要在這場科技戰中生存,就需要掌握未來的科技動向,郭台銘直言,「未來沒有G20只有G2,全世界的科技要跟美國和中國大陸合作」,因為未來供應鏈會以美國和中國大陸市場重新劃分,他將利用台灣的硬體和半導體技術,使台灣作為全球的AI實驗場,成為AI科技智慧島。
綜觀郭台銘對於翻轉台灣經濟,在低薪問題提出解套四部曲,在全球經濟情勢上已預測到可能面臨的危機,也以自身在科技領域的實力,提升台灣的競爭力。不過,外界也關注,他如何將企業經營模式應用在管理國家,對此,郭台銘以「執行力」為豪,「要用霸氣來指揮方向,最少可以提升三分之一的行政效率!」唯一不同的是「我不再是替股東爭權益,而是替全體老百姓做事!」也就是說,對象雖然不一樣,但是方法基本上差不多。
郭台銘用鴻海經驗,不僅藉此證明自己的企業治理能力,對於政府治理也相當有把握,雖然他是政治新鮮人,沒有過去的政績,但經營鴻海45年的企業管理經驗,依舊成為他最大的優勢所在。
▲郭台銘誓言引進「績效考核」來提升30%的行政效率。(圖/記者屠惠剛攝)
雖然郭台銘被定調為政治新鮮人,不過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則稱,「郭台銘是蔣介石之後,台灣最有國際經驗的政治人物」,透過投資參與了世界,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威州設廠,還有買下了日本夏普,兩大投資案都震驚當地,提振該國經濟。唐湘龍說,當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論述「三靠」:國防靠美國、技術靠日本、市場靠大陸,郭台銘顯然超越了這個思考太多。
▲資深媒體人唐湘龍。(資料照/記者張一中攝)
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勳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郭台銘的可塑性非常強,在拚經濟方面也是最有能耐、最厲害的,包括建構出可以達到「重振經濟,或是強化經濟復甦的戰略戰術目標結構」。他認為,郭台銘的做法已經鎖定中間選民跟年輕選民,甚至淺綠選民,後勢看漲。
▲文化大學廣告系系主任鈕則勳。(資料照/鈕則勳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