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隔夜飯能夠有效減重和預防大腸癌。(圖/取自免費圖庫LibreStock)
實習記者陳耿閔/綜合報導
根據《國際食物研究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研究結果指出,隔夜飯中具有「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除了多吃能夠達到減重效果外,就連對於降低膽固醇、穩定血糖、控制糖尿病等都具有正面效益,另外也是腸道益生菌的食物來源,同時還可幫助預防大腸癌。
抗性澱粉又被稱作第三類纖維,能夠抵抗小腸中的酶分解,消化時間拉長並且不容易被人體消化與吸收,如此一來,既可以穩定血糖,又不容易造成脂肪堆積,舉例來說,每1公克的抗性澱粉平均可以提供正常人2.8卡的熱量,然而對於血液中胰島素偏高的人,每公克抗性澱粉則僅有2.2卡,低於一般澱粉的4卡熱量。
除此之外,根據《營養期刊》(Nutrition and Metabolism)的研究結果顯示,若是要靠攝取抗性澱粉來達到減重的效果,那麼就要把每天吃澱粉類的5%到6%以用抗性澱粉來取代。至於抗性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包括香蕉、地瓜、馬鈴薯和糙米等等,其中日常生活中人們的主食白飯抗性澱粉含量是0.6克,糙米卻是3克。
營養師林世航先前曾在衛服部國民健康署撰文提醒,國人食用隔夜飯的習慣都還會再加熱,然而加熱過後結構又與冷飯不同了,將會影響原本澱粉的結構和人體消化,因此不要過度依賴隔夜飯帶來的功效,民眾常常會因為報導就大量的攝食,要有好的血糖與減重,澱粉攝取要適量、以全穀雜糧為主,且攝取足夠的蔬菜和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才是上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