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王》你是「刀疤式父母」嗎?

2019年07月19日 16:06

●吳東彥/蛹之生心理諮商所專任諮商心理師。害怕與人說話,卻當上了一個每天要跟許多陌生人說話的諮商心理師。 期許在諮商過程中,能夠與當事人共同認識自己、接受命運,並且積極過活。

每一個童話故事裡,都蘊藏著一個深厚的人生哲理,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學習。從童話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能夠找到故事主角和反派角色兩者之間的性格的共通點,或許我們就能夠找出這個故事所要教會我們的道理。

雖然刀疤對於權位的眷戀,為了奪得王位不惜一切的傷害他人,然而,辛巴在尚未理解「尊重生命」的道理時,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當上國王,要大家對牠俯首稱臣,這與刀疤又有何兩樣?

刀疤只不過是辛巴的黑暗面的化身罷了,而這個故事要教會我們的,或許是我們要如何活出「木法沙精神」,在居於上位,為人父母時,如何在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展現自己的權力。

▲《獅子王》刀疤。(翻攝自Youtube/迪士尼影業、《獅子王》劇照)

你是「刀疤式父母」嗎?

或許有人覺得,《獅子王》不過只是一個童話,當上「一國之君」與「萬獸之王」的世界距離自己太遙遠。但若再仔細想想,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獅子王》只是一個家庭的縮影,辛巴與刀疤象徵的是為人父母的角色時,這就值得我們再好好思考,當我們成為了父母親,我們站在何種高度去理解親子關係。在親子關係當中,我們自身是否做到了「尊重」?尊重孩子也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自主性與需要,也同時尊重他們是獨立於我們之外的個體,尊重我們的孩子也是個「人」;或是我們更常透過父母親的權威,要孩子「以父母為中心」,凡事只要乖乖聽話、少囉嗦就好,而在無形中變成了「刀疤式父母」?

身為父母親,必然會擁有屬於父母親的權力。父母親透過權力的行使,教導孩子們要遵守規範、完成課業等,以保障他們能夠學習到他們所應該學習的,或是在父母親的保護下,讓他們能夠安全成長。然而,若是父母親沒有覺察自己如何使用這些權力,甚至過度使用這些權力,則我們所經營出來的家園,就可能像是刀疤所統治的國度,底下的群眾們不只缺乏生命力,甚至時時潛藏著想要反抗的心情。

▲《獅子王》刀疤。(翻攝自Youtube/迪士尼影業、《獅子王》劇照)

修通你的權力情結

至於我們要如何修通自己的權力情結,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刀疤式父母呢?這或許就是《獅子王》這個故事所要教會我們的道理。我們可以從辛巴的成長歷程:「迫不及待地想要成為一國之君→被刀疤陷害而慘遭驅逐→遇上澎澎與丁滿→反抗刀疤,奪回家園,成為明君」來思考,究竟要如何怎麼處理與面對自己的權力情結。

一、「哈庫那瑪塔塔」哲學:

辛巴與彭彭、丁滿相遇後,過了幾年「瘋狂玩樂,活在當下,無須擔心」的生活方式。這段故事想要教導我們什麼呢?

許多父母親時常只活在父母親的「角色」之中,久而久之,不知道他們是否還記得「自己是誰」嗎?父母親自己的興趣、願望與需要,是不是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呢?若父母親一直活在「父母親的角色」中,時刻都過著緊繃的生活,只想著要如何把父母親的角色扮演好,這樣的生活似乎會讓人逐漸失去彈性、童心與想像力。而一個失去彈性、童心與想像力的父母親,又要如何與孩子好好相處,並經營一個好的親子關係呢?這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身為父母親是相當忙碌的一件事情,但若父母親們能夠開始學習在忙碌、緊繃與疲憊的生活中,也稍有顧及自己的疲憊、需要與想望時,當緊繃的狀態被鬆動後,或許親子關係也就連帶著被鬆動了。

或許可能還有人不解「哈庫納瑪塔塔」哲學對於為人父母者的重要性到底是什麼。不曉得大家有沒有一個經驗,在職場上,當我們的工作壓力過大,就連下班的時候,腦海裡也都在想著工作時,我們的生活方式可能不自覺地變得緊繃與疲累,因為就連在下班時間,我們的大腦都無法休息。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的心情很容易跟著焦躁起來。此時,我們不只開始覺得在工作上無法尋得意義,所以在工作時越來越提不起勁,工作的處理上越來越容易出錯,就連平日跟家人、朋友相處時,也可能因為我們自己的情緒受到了影響,而比較容易跟旁人產生衝突。有一天,若是剛好有個契機可以好好休息,我們的心彷彿重新被充滿電力後,我們就更有能量回到工作上,去面對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此時,儘管職場上的工作量或工作壓力並沒有改變,但是因為我們的心境不同了,我們面對工作的態度也就跟著不同了。

在父母親的角色中也是如此。當我們緊繃地活在父母親的「角色」之中,生活品質與親子關係的品質也很可能就連帶下降了。

▲我們緊繃地活在父母親的「角色」之中,生活品質與親子關係的品質也很可能就連帶下降了。(圖/imdb)

二、明鏡之心

在把我們緊繃的心與腦給鬆綁後,下一步我們可以做的是什麼?

原本遺忘自己身分的辛巴,在湖中看見了父親木法沙的倒影,想起父親的智慧,也面對了自己是誰。

縱使「哈庫那瑪塔塔」哲學可以帶來自由與快樂,但我們總不能一直沉浸在這種「逃避式的歡樂」之中。為人父母,在輕鬆自在過後,總還是得要回到父母親的角色,面對自己所應該面對的生活責任。此時,我們或許就需要學習辛巴,面對這片如明鏡般的湖面。

「鏡子」總會殘酷地反映出事物最真實的樣貌,不論鏡中的影像是不是我們所想看見的。

沒有一個父母親是完美的,若我們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想要將父母親的角色扮演好,我們就需要拿出心中的明鏡,誠實面對自己的好與壞,真實面對自己的光明面與陰暗面。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真誠面對自己在親子關係中的樣貌、省思自己的性格對親子關係造成的影響。唯有選擇面對自己,我們才能拿起我們所應負的責任,改變我們所想要改變的部分。否則,若我們不願意面對自己,而是選擇將自己與他人相處時發生的問題推卸到他人身上,這樣一來,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有面對自己、改善問題的一天。

三、尋求內在智慧  

▲《獅子王》劇照。(圖/imdb)

許多父母親在親子關係受挫時,總會著急地向外求助,閱讀許多書籍,或是徵詢許多專家的意見。但是參考了許多豐富的訊息後,卻忘記思考自己想要成為的是什麼樣的父母親。此時,或許此時我們需要先稍微停下腳步,轉向內心聽聽自己的心聲,尋求自己的內在智慧的教導。

至於什麼是內在智慧的聲音呢?這很簡單,我們只要問問自己:

1. 我是誰?
2. 我喜歡自己是什麼樣子?
3. 我想要扮演什麼樣的父母?
4. 我不想要成為怎樣的父母?
5.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沒有誰可以做為我在扮演父母親角色時的楷模與借鏡?

或許在親子關係受阻時,試著問問自己這些問題,就可以稍微找到一些答案。

四、面對陰影 

身為父母親的角色,最艱難的部分或許在於,我們會在與孩子的相處中,看見自己最陰暗、最情緒化、最惡魔的一面,或是發現自己怎麼背棄童年對自己的諾言,變成了自己最不想要成為的那種大人/父母親,所產生的自責與羞愧的感覺。

一旦我們長期被自責與羞愧感所掌控,我們便很難當一個快樂的父母。

此時,我們只要再練習上面的歷程,或許就可以幫我們找到暫時的平靜,並且借助內在智慧來幫助我們找到出路。

1. 哈庫那瑪塔塔:在面對親子關係衝突時,先放下對自己的批評,讓彼此都能有個短暫的放鬆與休息的時間,好讓緊繃的心情可以鬆開來。

2. 明鏡之心:問問自己應該要負起的責任是什麼?同時,不要過度承擔別人所應該要承擔的部分。

3. 智慧之聲:想想自己是誰?自己想要扮演什麼樣的父母親形象?想想是不是有任何楷模可以做為自己的借鏡。

4. 木法沙精神:在教育孩子時,我真正重視的是什麼?我想要成為一個透過父母親的權力來壓制孩子的父母?或是我會選擇給彼此一些空間與自主性,好讓我們都能夠學會尊重彼此的心聲與立場。

熱門文章》

►《獅子王》7大彩蛋盤點:新舊版差異在哪?

►《玩具總動員4》超隱藏彩蛋!3個皮克斯鐵粉才找得到的彩蛋!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溫尼胖胖」部落格。《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