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新創Neuralink「人腦接電腦」爭議點在哪?多名科學家分析給你聽

▲▼Neuralink。(圖/翻攝自YouTube/Neuralink)

▲Neuralink團隊展示了他們所押注的腦機介面設計,該技術將使用大量細線來收集大腦中的信號以追蹤腦電波。(圖/翻攝自YouTube/Neuralink)

記者王曉敏/綜合外電報導

由馬斯克(Elon Musk)創立的神經網路公司Neuralink,一直將打造「生化人」作為該公司的終極目標。16日Neuralink在首場公開直播活動中透露,將利用「像縫紉機一樣」的手術機器人將基於電極的感應器植入大腦之中,用以連接大腦與電腦。

這場長達3個小時的活動可以說是一場行銷奇觀及乾技術的結合。馬斯克及其團隊展示了他們所押注的腦機介面設計,該技術將使用大量細線來收集大腦中的信號以追蹤腦電波。他們期望將之盡快於癱瘓者身上進行人體試驗,使他們能以大腦輸入訊息。而該公司的最終目標是將這些線連接至一個腦波發射器上,並像助聽器一般放置於耳後。

麻省理工技術商業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採訪多位專家,以了解神經網路的新穎及前衛性。總結來說,Neuralink目前的確擁有一個先進的腦機介面系統,但其中仍有諸多棘手的問題未決。Google DeepMind的神經科學理論學家馬伯斯頓(Adam Marblestone)將Neuralink比喻為一支裝備精良的登山團隊,「Neuralink可以被看做是加速的神經技術發展狀態。他們正在以更大、更好的裝備攀登聖母峰,不過登山更需要的是一架直升機。」

以下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對Neuralink創新及非創新之處的總結:

總體思路:不算新穎。這15年來,科學家都在試圖對患者的大腦進行植入測試。透過植入物使他們能移動電腦游標或操作機械手臂,但目前都僅限於研究環境內。

設計方案:Neuralink正在嘗試設計的是一個安全、微型化且能在大腦中實用的接口。匹茲堡大學腦機介面研究學者史瓦茲(Andrew Schwartz)認為,Neuralink從概念上看很好,「我們需要把這些東西帶出實驗室變成商品。」他曾在實驗室中與兩名癱瘓者合作,讓他們的大腦來控制機械手臂,但這是一套實驗裝置相當複雜,還需要將一根極粗的傳輸線插入患者頭部,患者無法將之帶回家中。史瓦茲認為,Neuralink似乎正在研究正確的工程問題以製造更有用的大腦植入物,但「我不知道他們的真實性有多少。」

處理器:馬斯克及其團隊展示了一款微型的專用晶片,其功用是將神經元發出的電噪聲轉化為清晰的數位訊號。晶片只有一個功能,若是將其放置於骨頭下方,就像所有比特幣礦工希望實現的效果一樣,它得盡可能地減少耗能。南加大生物科學助理教授希爾斯(Andrew Hires)說:「你必須讓它不用每兩個小時更換一次電池」Neuralink確實將一些前沿的事物結合在一起,這實現了學術團隊一直在做的事情。但在Neuralink的展示中,仍缺少一個無線發射器,這種發射器其實已經有其他公司展示過了。

電極:Neuralink在發布會上提及了薄而柔韌聚合物材料電極,並從頭蓋骨上的孔洞戳進人們的大腦中。這款柔性電極並非由Neuralink自主研發,而是來自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Chong Xie等人開發的技術,希爾斯指出,該技術為最新技術。

Neuralink聲稱,他們已紀錄了老鼠中1000個左右的神經元。但這其實並非什麼破紀錄的數字,甚至可能不需要測試者在Neuralink應用程式中所反饋的大腦信號。事實上,當受試者想像移動手臂時,他們的大腦的運動皮層僅記錄30個神經元就足以讓他們控制螢幕上的指標。

壽命:植入能持續多久?這可能是Neuralink的問題之一。雖然薄而柔韌的電極可持續運作更常時間並減少損傷,但重要的是對大腦內部造成的嚴重問題,並且電極會引起神經膠質增生的組織損傷。馬斯克自己說了,這個問題「絕對沒有解決」,而根據萊斯大學教授羅賓森(Jacob Robinson)的推特貼文,解決方法只有不斷測試,「很難加快動物對不同電極材料表現的測試速度。即便你是億萬富翁,時間也不會過得更快。」

縫紉機器人:Neuralink稱它開發了一種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能自動將精細的電極精確地插入大腦正確的位置,避免誤入血管,速度則為每分鐘插入6根線。史瓦茲表示,「這是一個很酷的機器人,但這是否需要一項新發明,如晶體管?答案是否定的。」而美國國防部的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日前也在推特發文表示,用於放置電極的「縫紉機器人」是由他們所開發的。

神經科學:神經網路是整場發布會上最少被提及的。藉著他們所提出的技術工具,馬斯克及其夥伴一直在談論他們想做什麼及技術發布後又意味著什麼。但自始至終,該公司似乎都在隱瞞他們從動物大腦中收集的實際數據,也並未在發布會上完整展示處理數據的方式。

宣傳圖片:Neuralink發布了一張女性模特兒的照片,她的耳後戴著一個光滑的助聽器尺寸設備,這並非展示出該設備的實際使用,而是渲染它完成後應是什麼樣子。但至少到目前為止,用於老鼠實驗的植入設備,仍然通過電極線程來插入。

對癱瘓者進行的人體實驗:Neuralink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霍達克(Max Hodak)表示,該公司希望在5位癱瘓者身上試用這個系統,以協助他們能用想的來移動電腦游標或打字。而事實上,這種測試並非首次出現,自2000年以來,就有不少機構進行過多次類似的試驗,早在2006年就有一名癱瘓者接受BrainGate公司的BCI植入,並可控制電腦游標,甚至玩遊戲。不過這其中仍有改進的空間,畢竟人類很難使用無法感覺的抓握機器人。

消費品:長遠來看,馬斯克和Neuralink的終極目標是為大眾提供腦機介面,並且是會讓你「推薦給家人及朋友」的那種產品,而非僅讓有嚴重疾病的患者使用。一名神經外科醫生表示,這仍然是整個Neuralink項目中最新、最瘋狂、最具爭議的部分。即使開顱手術變得像近視眼激光手術一樣簡單,但我們也很難想像,一個普通消費者會為了這款產品去做開顱手術。在人類大腦中植入物體,是一個很酷的想法,或是可怕的笑話,而這,似乎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意見問題。希爾斯也說:「我的妻子告訴我,她不會想用這個。但你身邊那個10幾歲的孩子可能不久後就會開始求你讓他裝一個。」

時間表:Neuralink表示,它希望在2020年底之前將其系統植入癱瘓的志願者腦中,而馬斯克先前也曾表示,他希望在十年內為健康人群測試這個心靈感應設備。

而施瓦茲認為,這些人的本意就是商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3C家電熱門新聞

蘋果2025首發產品可能是這款

蘋果用戶LINE傳災情

11月手機品牌市佔出爐

三星多面向資安防護網阻擋零死角

「Word入門10招」不藏私 動滑鼠就超威風

用LINE怕被盜帳號! 專家建議「關閉6項使用設定」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