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家/資金過剩+投資環境問題 保險業海外投資比重:台灣高達68%

▲▼台北101,臺北南山廣場,信義計畫區,台北市信義區,商辦,摩天大樓。(圖/記者季相儒攝)

▲唯有台灣改善投資環境、增加投資商品,才是吸引資金回流的關鍵。(圖/記者季相儒攝)

文/蘇偉華

台灣壽險業者受限於國內資金過剩以及投資環境不佳,因此將大部分資金轉往海外投資,若能解決問題根源,引導資金回台投資,將有助於台灣金融業及經濟的發展;另外,投資人與保戶也應該盡早矯正觀念,回歸保險精神,做正確的保險,壽險業的未來必然更可期待。

日本保險業海外投資比重只占其資金的21.6%,美國12%,韓國8.3%,中國大陸2%,他國保險公司可以在其國內找到投資標的,但台灣的壽險業者投資海外卻高達68%,究竟是什麼原因令台灣壽險業無法落實投資國內呢?

追根究柢,根源在於資金過剩以及國內投資環境不佳,若能針對兩大問題解決,從根本調整做起,化危機為轉機,包含觀念、法規、人才到基礎建設等等建置重新優化,台灣未來勢必前途光明。

Saving for raining days, but not for the future.

一位觀察壽險業多年且憂心台灣金融業前景的相關從業者David直言,台灣從超額儲蓄到資金過剩,這現象凸顯出結構性問題。台灣人保有中國文化傳統美德──儲蓄,但相對看起來也是擔憂,David進一步說明,存錢本質沒有錯,「但重點是saving for raining days, but not for the future」,這就是問題所在。

舉例來說,錢應該是拿來投資專業學習、訓練人才、培養健康生活、拓展人際脈絡等等,或是對將來生活有願景描繪的投入,不該只是被錢財奴役,然後放在銀行或是壽險公司,David用「saving small, but loosing big opportunity」來形容,貼切的解釋就是,錢放在銀行好像得到很多,但是,實際上你失去的更多。

▲▼ 新台幣,台幣,現金,鈔票,銀行。(圖/路透)

▲台灣民眾喜愛儲蓄,且習慣購買保本型保單作為資產配置。(圖/路透)

回歸保險精神 保障不可抗力事件

至於台灣人在理財投資時,通常首選保本型保險商品,David坦言,這也是很不尋常之行為,畢竟保戶購買保險的精神,是為了保障不可預料的事故,但我們看到許多關於保險商品的文宣,充斥著關於「保單累積財富、傳承世代」,不然就是「盡享潛在保單紅利派發」之類的廣告行銷。

甚至熟識的保險員也會提到:「繳費20年還可以保本順便保障一輩子」,或是「不只保障一輩子,期滿還把保費退還給你」。話術之豐富,吸引不少國人紛紛將資金配置投入儲蓄性質保單,也造就平均國人每人有2.5張保單,滲透率之高堪稱變形的台灣奇蹟。

回到保險的基本精神,在保險法第一條即載明,保險的意義在於保障不可預料或是不可抗力的事故。已經說明保障的是不可抗力,而非儲蓄或投資,換句話說,這些事故不見得會發生,但有發生的風險,透過保險可以管理可能遭遇的風險。

保險不等於金融投資

David以自己親身經驗來說明,家中長輩的生病讓他體驗到,保障不可預料或是不可抗力之事故的重要性,也更懂得針對自身需求去規劃保險配置,畢竟「insurance ≠ financial investment」,簡單來說,保險不等於金融投資,它僅僅只是配置的一種,但不能透過保險來達到理財的功能。

對照一般人,若有壽險需求,應該買的是低保費且高保障的「定期壽險」,而不是高保費卻低保障的「終身壽險」,當然也不是更高保費,卻更低保障的還本型終身壽險。這樣一個觀念導正,需要全民更有智慧去面對與學習。

最後談到投資海外部位過高的問題,David認為這問題必須回到根源,關鍵在於投資部位的風險管理好壞與否,如果只是規範上限或者僅能購買投資級以上的產品,恐怕失去資產配置的多元性。

David認為這反而是台灣的機會,因為如果台灣有好的專業人才,可以進行優化投資理財配置,同時兼顧風險的可控管及收益之多元性,或許可以投資比投資級以下的商品配置,例如BBB-,重點是分析人員能否有觀點及角度,同時確認投資級以下商品配置的潛力分析與風險管理。

一位從業人員的觀察與分析,提醒所有金融業者,有時候危機就是轉機,雖然看起來國內壽險投資海外比重過高,但若趁勢培養國際投資人才,規劃出適合資產配置,把全球資金導入國內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若能搭配國內地方產業發展,當地方基礎建設增加後,中央發債的機會亦增加壽險業投資的管道,不只把錢留在台灣,同時也把原本在都市工作的人導回家鄉,對於地方創生也有貢獻!

▲女性,理財,生活,運動,閱讀。(圖/unsplash)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