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捷運化停站數變多惹民怨 林佳龍預告優化「三要素提升效率」

▲火車進站,台鐵,台中站,區間車,月台(圖/記者季相儒攝)

▲台鐵捷運化導致列車停站數變多、行車時間變長。(示意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交通部推動台鐵捷運化政策已運行多年,交通部長林佳龍先前也常在臉書分享相關發展進度,但政策因為缺乏配套措施,導致民怨四起。林佳龍提到,這不是一項失敗的政策,反而是可以被優化的,未來會深入檢討車站建置、車輛調度等問題,希望能做到快慢分流,提升行車效率。

林佳龍去年1月曾在臉書PO出一段影片表示,台中鐵路高架捷運化之後,會再推動「大車站計畫」,打算讓車站周邊空間由2D變成3D,「台中是因鐵路誕生的城市,過去鐵道阻隔車站前後發展。鐵路高架化後,市府擬定『大車站計畫』(PO文期間林仍是台中市長),透過立體連通平台,打造結合鐵道、捷運、公車與自行車的複合式交通轉運中心,共站分流,讓大眾運輸四通八達;這也將是台灣規模最大的TOD(公共交通導向開發)發展策略。」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 交通部長林佳龍 台鐵局長張政源。(圖/記者屠惠剛攝)

▲面對台鐵捷運化的民怨,林佳龍預告會優化政策。(圖/ETtoday資料照,記者屠惠剛攝)

當時,林佳龍希望能透過這項計畫帶動周圍商圈,成為「台中的信義計畫區」。但其實台鐵捷運化包含全台10個縣市,由於交通部在推行之初缺乏良好的配套措施,反而導致列車停站數變多、行車時間變長,區間車與跳蛙式的區間快車比例也差很多,進而引起民怨。

《聯合報》29日刊出專訪林佳龍的報導,內容提到,林認為台鐵捷運化的兩大要素是「列車要準點、車站間距近」,況且這並不是一個失敗的政策,而是可以被優化的,只是過去在推動時未完整考量到分流問題,如今各地立體化車站的工程逐步串聯起來,當然就得納入相關的經驗參考,未來會深入檢討車站建置、車輛調度等問題,如果路廊夠就可以多蓋軌道,做到快慢分流、增設待避線,路線、時間、列車之間相互搭配,應該就能讓效率極大化。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