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季風或東北季風吹襲時,花蓮溪、立霧溪與秀姑巒溪主支流與出海口易產生河川揚塵污染,對河川附近居民生活品質造成影響。(圖/花蓮縣政府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縣每年9月至翌年3月逢秋冬乾旱季節,各河川之主支流匯流處或出海口附近裸露河灘地,容易於東北季風強風吹襲下引發風飛砂,嚴重影響鄰近河岸地區多數村落之居家生活品質與交通行車安全,花蓮縣環保局建置完善的河川揚塵預警系統,當揚塵濃度達到警戒或危害程度時,可透過電子看板發出警示,提醒鄰近居民或通過揚塵區用路人做好相關之防護措施。
台灣地區因地形、流域特性、氣候變遷、水資源調配、集水區管理及河川地墾殖開發等之影響,造成部分河川河床裸露地增加,每年夏季季風或東北季風吹襲時,易產生河川揚塵污染,尤其花蓮溪、立霧溪與秀姑巒溪主支流與出海口河床乾燥裸露範圍變大,每當東北季風吹襲時常會產生風飛砂,風飛砂揚塵已對河川附近居民生活品質造成影響。
▲花蓮環保局建立河川揚塵預警通報資訊平台,可查詢揚塵即時監測數據,以及揚塵防護(制)與通報等相關資料。
為有效降低河川揚塵造成之災害,花蓮縣環保局訂定「花蓮地區河川流域裸露地揚塵事件緊急應變計畫書」,將河川揚塵應變等級分為三級,當懸浮微粒PM10濃度連續2小時達到每立方米600微克(600 μg/m3)即為嚴重影響(一級),應立即啟動河川揚塵緊急應變防護措施,對於經常成為民眾陳情的3條主要河川,環保局亦建立河川揚塵預警通報資訊平台(網址:http://59.124.12.64/index.php ),可查詢揚塵即時監測數據,以及揚塵防護(制)與通報等相關資料。
環保局長饒忠表示,河川揚塵防制為環保局最為重視的重點工作之一,除了於立霧溪、花蓮溪與秀姑巒溪建置懸浮微粒自動監測系統與顯示看板外,每年針對易產生揚塵地區附近社區、校園或巡守隊辦理防護預警宣導說明會,教導民眾當揚塵嚴重影響時應該盡量避免出門,若需外出則應帶上口罩、護目鏡以過濾髒空氣;並結合緊急應變相關單位辦理大型防護演練,模擬河川揚塵災害發生時的應變程序及防護措施,使中央地方各相關單位熟悉揚塵事件發生時,應採行之各項應變作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