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香蕉是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主食或重要食物,每年種植約1.37億噸,雖然截至目前,氣候變化有助於香蕉供應商,但氣溫若持續上升,年產量恐怕會嚴重下滑,而首當其衝的就是拉丁美洲。不只如此,香蕉還受到「巴拿馬疾病」(Panama Disease )的威脅,若疾病繼續蔓延,產量也會有大幅度影響。
據今日印度、國家地理頻道等外媒報導,英國艾希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xeter)的研究人員Dan Bebber指出,自1961年以來,香蕉因為氣候變化而有更好的生長條件,已有27個國家的平均產量增加。然而,《新科學人》、《自然氣候變化》則提到,氣溫的增加若超出預期,到了2050年時,將會從每公頃10至40噸的產量(約1萬至4萬公斤),降至0.19至0.59噸(約193至600公斤)。
Bebber還補充,「我們的一些大供應商受到嚴重威脅,特別在拉丁美洲最明顯」,其中包括印度和哥倫比亞也是受害國家,每年的總產量都在下降。事實上,綜合溫度和降雨,種植香蕉最理想的溫度約為26.7度,不過仍以各個國家、地區有所差異。
▲香蕉受到氣候、疾病影響,產量不如以往。(圖/記者洪正達攝)
香蕉在高收入的國家中很便宜,因此生產者很容易受到產量變化的影響,Bebber表示,「對於農民來說,即使是很小的損失也是問題」,且估計有4億人將香蕉當作主食,所以對糧食安全也有影響。
此外,「巴拿馬疾病」也對香蕉有直接性的威脅,它原先是在1990年代初出現在亞洲,而後在2013年時,竟在約旦被發現,現在還傳播到非洲和中東地區。「巴拿馬疾病」會先感染香蕉樹的根部,然後再向上蔓延,被感染的樹最終會因為內部被悶住而死亡,而且還會感染到其他樹。
哥倫比亞的官員為了阻止疾病蔓延,還用黑色塑膠蓋住土壤,並消毒往返的車輛,甚至還安排軍隊和警察守住香蕉農場,防止小偷的鞋子和衣服會散播疾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