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右轉成車禍熱區! 運研所小修指向線「降5成事故率」

▲▼台北市忠孝東路光復南路口試辦情形。(圖/交通部運研所提供)

▲台北市忠孝東路光復南路口試辦情形。(圖/交通部運研所提供,下同)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

台灣道路以混合車流型態居多,107年交通事故約32萬件,其中發生於路口的比例佔58.6%,表示路口為混合車流事故的改善重點。其中,又以側撞肇事最多,因此交通部運研所建議,將既有指向標線進行小幅修改,讓右轉車能即早靠右行駛,直行車靠左行駛,104年試辦至今,相關事故降幅達58%,「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9月已報部。

運研所表示,混合車流代表汽車與機車混合行駛同一車道空間中,容易於路口處發生交織衝突的危險,107年底機車登記數量已達1380萬輛,但道路面積有限,汽、機車混合行駛不可避免,107年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約32萬件,發生於路口的比例約占58.6%,顯示路口安全為混合車流事故改善的重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指向線導引直行機車靠左、右轉汽車靠右。(圖/交通部運研所提供)

▲透過分流指向線導引直行機車靠左、右轉汽車靠右,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運研所正進行一系列的改善研究計畫,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結合尖端人工智慧技術與無人機飛行攝影能力,評估路口事故發生的潛在風險,另一方面發展務實的路口事故改善設計範例,用於改善路口各類型的事故型態,展現交通部增進道路交通安全的決心。

運研所結合無人飛行載具、人工智慧影像辨識以及交通衝突分析技術,利用滯留於路口上空的無人機拍攝人車流動影像,導入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自動辨識大型車(大貨車與聯結車)、小型車、機車與自行車等,描繪流動軌跡,分析軌跡交錯情形,描繪車輛衝突熱區,利用此新型交通衝突分析技術蒐集並發掘傳統事故資料無法揭示的潛在路口問題,提前規劃改善與防範措施。

▲▼右轉容易側撞出車禍。(圖/交通部運研所提供)

▲右轉容易側撞出車禍。

找出問題路口後,運研所針對各種路口衝突型態,包含右轉側撞、左轉側撞、左轉穿越側撞、同向擦撞、追撞、交叉狀等,彙整編纂交通工程設計範例,提出可供各單位依循的「改善方案」,應用於路口常見事故的改善工作。以右轉側撞為例,104年起試辦「分流式指向線」,在12個試辦路口中,比較改善前與改善後的事故資料可發現,與布設分流式指向線有關的事故由127件降低至54件,降低幅度達58%。

運研所表示,繼續致力於交通事故改善之創新研發,一方面透過無人機與人工智慧影像辨識技術,發掘未知的潛在事故風險,另一方面透過交通工程設計範例,引導有效的路口改善工程,結合兩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更系統化、更科學化的預防事故發生,期許導入尖端技術與創新作業方法,進一步保障用路人安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