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獎生醫獎得主將於台灣時間今天下午出爐。(圖/CFP)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由研究癌症免疫療法的美國及日本學者奪得,而今年的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將於瑞典時間7日上午11時30分(台灣時間下午5時30分)揭曉。「科學內幕」(Inside Science)預測,今年的得獎主題可能為乳癌基因(Genes for Breast Cancer)、治療C型肝炎(Curing Hepatitis C)或點亮大腦(Lighting Up the Brain)。
乳癌基因
▲ 遺傳學者瑪莉-克萊爾‧金(Mary-Claire King)。(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早在1913年就有研究人員注意到,某些類型的癌症會在家族中流行。20世紀中期的學者因此懷疑,癌症風險可能遺傳自DNA。但正如遺傳學家奧森(Maynard Olson) 1996年在華盛頓大學校友雜誌專欄所言,大多數人認為,癌症風險包括許多不同的基因和環境因素,且每種基因的作用都很小。
現於華盛頓大學擔任美國癌症協會醫學遺傳學及基因組學教授的遺傳學者瑪莉-克萊爾‧金(Mary-Claire King)在1990年打破這種想法。她準確指出,人類的基因17號染色體上有一個可能導致乳癌和卵巢癌的基因,將其命名為BRCA1,引發數個實驗室間的複製與測序競爭。
猶他大學的馬克‧斯科爾尼克(Mark Skolnick)團隊首先測定BRCA1序列。研究人員不久後又發現另一種重要的乳癌基因,現在被稱為BRCA2。正常情況下,這兩種基因都有抑制癌症的功能,但基因突變會削弱這種功能,使癌細胞取得優勢。
研究指出,BRCA1基因突變的女性在70歲以前罹患乳癌的幾率超過60%。而這兩種基因的發現使成千上萬人得以根據遺傳風險加以預防,除了開啟基因與健康之間的關係的新研究領域,也打開針對個別病患打造個別化醫學模式的「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大門。
治療C型肝炎
▲ 華盛頓郵報2014年報導,SOVALDI有望治癒百萬人,但價格高昂。(圖/翻攝自華郵官網)
C型肝炎在1989年被發現,是一種導致慢性感染的病毒,會導致肝癌和肝硬化,多年來一直難以治癒,且早期治療通常會引發嚴重副作用。只有人類和黑猩猩會感染C肝,因此學者無法在現有的實驗動物身上進行研究。
紐約洛克斐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查爾斯‧賴斯(Charles Rice)、德國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 University)的拉爾夫‧巴滕施拉格(Ralf Bartenschlager)等病毒學家在2000年代初期成功在實驗室培養C肝病毒,為開發新的抗病毒藥物鋪路。其中最著名的藥物是SOVALDI,由化學家邁克爾‧索菲亞(Michael Sofia)所開發。索菲亞、巴滕施拉格賴斯2016年也因研究C肝獲頒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這種新藥可以拯救全球約7100萬罹患慢性C肝的病患的生命,但對許多人來說太過昂貴,根本難以負擔,引發批評。製藥公司吉利德(Gilead)因此在2014年簽署仿製藥許可協議,以降低SOVALDI在開發中國家的價格。但在美國,12周療程的SOVALDI仍要價約8.4萬美元(約新台幣260萬元)。
點亮大腦
▲ 華人神經科學家潘卓華。(圖/翻攝自韋恩州立大學官網)
光遺傳學(Optogenetics)是一種融合光學及遺傳學的技術,利用光來觸發或抑制神經元活動。研究人員以此發現許多大腦運作過程背後的神經網絡,包括飢餓、睡眠、快樂、焦慮與記憶,也以此研究癲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及強迫症等心理疾病。
至今為止的大多數光遺傳學研究都是在實驗動物身上進行,但也可用於人類,可能成為治療大腦疾病的一種方法。華人神經科學家潘卓華是光遺傳學創始人,已經成功將光遺傳學應用在視網膜神經元,以治療失明。
若諾貝爾委員會決定頒獎肯定光遺傳學,勢必很難在艾華‧博伊頓(Edward Boyden)、厄恩斯特‧班貝格(Ernst Bamberg)、格羅‧米森伯克(Gero Miesenbock)和彼得‧海格曼(Peter Hegemann)等人之間做出選擇;他們都曾因相關研究獲頒重要獎項。但委員會絕對不會漏掉卡爾‧代塞爾羅思(Karl Deisseroth),他2005年在史丹福大學實驗室發表一篇論文,向全世界介紹了光遺傳學。
本周諾貝爾獎頒發時間(台灣時間)如下:
10/8(周二) 17:45 物理學獎
10/9(周三) 17:45 化學獎
10/10(周四) 19:00 文學獎(一次頒發2018年、2019年得主)
10/11(周五) 17:00 和平獎
10/14(下周一) 17:45 經濟學獎
▼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即將揭曉,可透過直播關注。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