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影展端出威尼斯強片與瑞士專題!《暴雨將至》傳奇導演米丘曼契夫斯基首度來台

2019年10月8日 22:58

記者洪文/台北報導

2019金馬影展今(8日)公布《暴雨將至》傳奇導演米丘曼契夫斯基將帶著新作《生之柳》(Willow)首次訪台出席金馬影展。影展除了選映米丘曼契夫斯基一鳴驚人拿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影評人費比西獎、新導演獎、觀眾票選獎等十項大獎的《暴雨將至》(Before the Rain, 1994),以及《塵埃》(Dust, 2001)、《母親們》(Mothers, 2010)等精彩作品,還將舉辦大師講堂,邀請他與影迷面對面暢談他獨具風格的創作歷程,一睹大師風采。

▲▼2019金馬影展焦點導演:米丘曼契夫斯基。(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2019金馬影展焦點導演:米丘曼契夫斯基。(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甫結束的威尼斯影展也有多部強片會在金馬影展放映。其中包括三部角逐金獅獎的夢幻新作。影迷熟悉的法國名導阿薩亞斯,請出坎城影后潘妮洛普克魯茲、墨西哥巨星蓋爾賈西亞貝納和委內瑞拉男星艾德格拉米瑞茲合演的諜報鉅作《蜂起雲湧》(Wasp Network);智利名導帕布羅拉瑞繼《第一夫人的秘密》後的新作《關於艾瑪》(Ema)是一個危險又另類的女性電影;沙烏地阿拉伯首位女性導演海法阿爾曼蘇爾繼《腳踏車大作戰》後帶來《選舉大作戰》(The Perfect Candidate)則號召沙烏地阿拉伯姐妹們進行性別革命。

▲▼《蜂起雲湧》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蜂起雲湧》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關於艾瑪》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關於艾瑪》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選舉大作戰》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選舉大作戰》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的得獎作品也將在金馬影展放映,包括獲得最佳影片的烏克蘭電影《末日荒蕪詩篇》(Atlantis),拿下最佳導演與影評人費比西獎的《殘酷一瞬》(Blanco en Blanco),以及最佳演員獎的《非一般家庭風暴》(A Son)。伊娃葛林扮演女太空人的多倫多影展首映片《星星知我心》(Proxima),演技亦大獲好評。

▲▼《末日荒蕪詩篇》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末日荒蕪詩篇》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殘酷一瞬》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殘酷一瞬》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非一般家庭風暴》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非一般家庭風暴》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星星知我心》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星星知我心》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金馬影展今年與瑞士電影中心合作規劃專題,一口氣引進5部最新佳作,包括跨海來台拍攝並獲得盧卡諾影展評審特別獎的《打烊時刻》(Closing Time)、獲得馬德里影展評審團大獎的同志紀錄片《我的成長G事》(Madame)、蔡明亮《臉》的女主角蕾蒂莎卡斯塔主演的《地平線上.炙熱之夏》(Beyond the Horizon)、榮獲瑞士電影獎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的《沒有工作的日子》(Those Who Work),還有打破瑞士賣座紀錄並代表角逐奧斯卡的《異想戀愛》(Wolkenbruch's Wondrous Journey into the Arms of a Shiksa)。《打烊時刻》導演妮可富格勒、《我的成長G事》導演史蒂芬瑞道瑟以及《地平線上.炙熱之夏》導演黛爾芬羅里賽也將特地來台,除了映後QA,還會舉辦一場關於當代瑞士電影的講座。藉著瑞士專題,金馬影展也特別向年初逝世的瑞士影帝布魯諾岡茨致敬,除了選映他與瑞士名導艾倫坦納合作的凱撒獎最佳法語片《泛白的城市》(In the White City, 1983),還有他最著名的《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1987)與《帝國毀滅》(Downfall, 2004),見證他遊走在守護天使與納粹狂魔的驚人演技。
 
2019金馬影展將於11月7日至24日舉行,10月26日舉辦選片指南,10月27日開始售票。

▲▼《打烊時刻》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打烊時刻》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我的成長G事》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我的成長G事》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沒有工作的日子》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沒有工作的日子》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暴雨將至》
馬其頓名導米丘曼契夫斯基當年以首部長片《暴雨將至》(1994)震撼影壇,一舉囊括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影評人費比西獎、新導演獎、觀眾票選獎等十項大獎。米丘曼契夫斯基自烽火連年的家鄉馬其頓出發,延伸到現代化的霧都倫敦,串連起謹守戒律的年輕東正教士、堅強獨立的英國女子,以及返鄉定居的知名攝影師,三段彼此獨立卻又巧妙接合的故事,在看似永無止盡的冤仇輪迴與戰禍悲劇中,試圖尋覓出口。
 
《塵埃》
米丘曼契夫斯基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塵埃》(2001),將場景拉到美國紐約,一名青年私闖民宅偷竊,卻被年逾九旬的強悍女屋主脅迫他聆聽一則塵封多年的故事。米丘曼契夫斯基將現實與回憶交織,透過黑白彩色、動態影像與攝影靜照等多層次的陳述方式,大膽把玩影像媒介特質與敘事可能性。影片更結合歐洲風景與西部槍戰,將類型電影元素、聖母與妓女形象、大量槍戰場面融入其中,看似承襲類型的暴力快感,卻是回歸導演貫有主題,分享人性的可貴和愛的生生不息。
 
《母親們》
米丘曼契夫斯基代表馬其頓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母親們》(2010),講述三段彼此獨立又互補的故事:九歲女孩的謊言指控、攝影團隊偏頗的視角,以及一樁兇殺案的紀錄片,將真相散落在影像編織的虛實網絡間,展開現實和虛構的精彩辯證,更道出跳脫兩者外的情感連結。影片也藉由在馬其頓北中南三地的展開故事,在精準捕捉街頭景象與人情互動,幽默、明亮至沉穩、感傷的鏡頭下,共築當代馬其頓印象。
 
《生之柳》
《生之柳》是米丘曼契夫斯基睽違多年再度重返馬其頓拍攝的最新作品,再展他精巧的編導功力,影片透過十七世紀的不孕農家女、面對肚中異樣胎兒的現代母親,以及與孩子生隙隔閡的養母,三段從中世紀到現代的故事,時而跨越疊合、時而映襯對照,訴說母性與生命的喜悅哀慟。影片除了一展馬其頓文化的神祕內斂性格,絕美影像在自然風格中帶出視覺對比,輕觸魔幻寫實氣息。
 
《蜂起雲湧》
法國名導阿薩亞斯挑戰諜報類型的新作《蜂起雲湧》,將「古巴五人組」知名間諜案事件搬上大銀幕,找來《卡洛斯》委內瑞拉男星艾德格拉米瑞茲再度合作,飾演看似投奔美國,身份卻另有內幕的男主角。影片將鏡頭轉向1990年代美國與古巴的冷戰時期,層層揭露蜂巢般複雜的祕密軍事組織,以及凶潮暗湧的權力抗衡,艾德格拉米瑞茲、坎城影后潘妮洛普克魯茲與墨西哥男星蓋爾賈西亞貝納,三人精湛的演技,增添政治之外的血肉情感。
 
《關於艾瑪》
《贖罪俱樂部》智利名導帕布羅拉瑞恩繼《第一夫人的秘密》,新作《關於艾瑪》再度挑戰非一般女性的故事。影片講述自由不羈的舞者艾瑪,一場縱火意外讓她拋棄養子,內心卻飽受煎熬,只能靠音樂起舞召喚無法言喻的情感。帕布羅拉瑞恩將主角的心理狀態精彩結合強烈影像色彩與「雷鬼動」(Reggaeton)音樂舞蹈,並大膽衝擊普世價值對家庭組成的傳統想像。新銳演員瑪莉安娜迪吉洛拉莫,完美詮釋危險、純真又難以預測的艾瑪,導演御用男星蓋爾賈西亞貝納也力挺加入演出。
 
《選舉大作戰》
沙烏地阿拉伯首位女性導演海法阿爾曼蘇爾,角逐本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選舉大作戰》,持續她對現代女性處境的關注,描述一名沙烏地阿拉伯女性醫師,不僅無法拋頭露面,還得承受同事與病患的性別歧視,讓她一氣之下決參選市議會,號召姐妹們來場性別革命。阿爾曼蘇爾將女性家人故事搬上舞台的設定,不僅是向家人致敬,也是將本片獻給所有力求改善處境的沙國女性同胞。
 
《末日荒蕪詩篇》
曾任《過於寂靜的喧囂》攝影、剪接與製片的烏克蘭導演瓦倫廷瓦夏諾維奇,贏得威尼斯影展地平線最佳影片的《末日荒蕪詩篇》,講述一名烏克蘭軍人在與俄羅斯戰爭終於結束的近未來,身心滿是傷痕的他加入了挖掘軍人遺體的計畫,遇見了善良的女志工,被戰爭所侵蝕的內心萌發生存的勇氣。導演以獨特的鏡頭語言、驚人的場景與攝影,不僅呈現戰爭所帶來的空前生態災難,也打造出劇場般的舞台,搬演一齣諷刺幽默的冷調人生。
 
《殘酷一瞬》
今年在威尼斯影展一舉獲得地平線單元最佳導演與影評人費比西獎的《殘酷一瞬》,是西班牙導演提奧科特的最新作品。電影取材自南美洲火地島屠殺印地安塞爾克南人的真實事件,描述十九世紀末一名攝影師來到火地島拍攝地主的婚禮,不斷延期的婚禮卻讓他的拍攝主題轉向死亡,成為大屠殺的共犯。導演提奧科特巧妙地透過虛構的攝影師角色,進入種族大屠殺的歷史場景,以記錄者模糊的道德界線、偏差的角度,辯論殖民與暴力的合法性,也為觀者留下景框外的想像空間。
 
《非一般家庭風暴》
突尼西亞新銳導演梅迪貝拉薩威獲選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的首部劇情長片《非一般家庭風暴》,將影片時間背景設置於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數月會,一場恐攻導致一個幸福家庭變調,急需肝臟移植的男孩卻因為漫長等待與宗教法令,面臨生死交關。梅迪貝拉薩威以亮眼的編導功力、精準的場面調度,不僅精準掌握緊湊情節,更對道德、人性展開思辨,交織出張力滿點卻不流於俗套的通俗劇。
 
《星星知我心》
曾以《馬甲下的情與慾》驚艷坎城影展的法國女導艾莉絲溫諾克爾,新作《星星知我心》邀來法國「龐德女郎」伊娃葛林一改狂野性感姿態,飾演將離開女兒進行培訓的太空人,除了要面對女強人與母親的不同角色的心理拉扯,工作與家庭的挫敗和罪惡感也不斷襲來。影片以太空電影包裝家庭劇,在真實呈現航宇科技的同時,也帶出女英雄職場風光下,生命中的辛酸掙扎。
 
《打烊時刻》
瑞士導演妮可富格勒獲得盧卡諾影展評審團特別獎的《打烊時刻》,將鏡頭對準深夜的台北,紀錄為不寐靈魂張羅熱食的清粥小菜店,吸引計程車司機、隔壁的刺青師傅、經營夾娃娃機店的情侶、甚至是等待主人回來的流浪狗,在此短暫交會歇息。影片運用超16毫米粗礪質感的膠捲影像、大量的沉靜定鏡與緩慢橫搖,宛如凝視日常景物中的時間流動,透析出這座城市燈火明滅之際的內在面貌。
 
《我的成長G事》
身為瑞士同志運動意見領袖的導演史蒂芬瑞道瑟,首部獨立執導的紀錄長片《我的成長G事》,以個人生命經驗為主軸,從童年記憶到祖母的影響,不僅追憶每個年齡階段的性向啟蒙瞬間,也透過奶奶的電話答錄及訪談,呈現親密的祖孫倆如何雙雙跨越性別的窠臼,讓家族中一脈單傳的「女子氣概」表露無疑,展開一段跨越時代與性別的私密紀事,也獲得馬德里紀錄片影展評審團大獎的讚揚。
 
《地平線上.炙熱之夏》
劇場表演出身的瑞士女導演黛爾芬羅里賽,改編著名小說〈Year of the Drought〉的《地平線上.炙熱之夏》,描述1976年歐洲遭逢熱浪的夏天,13歲農場少年面對家庭崩毀、青春成長的生活變化。黛爾芬羅里賽以精湛的人性刻劃,講述一則告別童年與女性自覺的故事。看似風光明媚的鄉間風景,實則內蘊性別角力與死亡暗潮。曾演出蔡明亮《臉》的歐洲名模蕾蒂莎卡斯塔,在片中也展現洗盡鉛華的內斂演出。
 
《沒有工作的日子》
瑞士新銳導演安端魯斯巴赫首部劇情長片便榮獲瑞士電影獎最佳影片、編劇、配角三項大獎的《沒有工作的日子》,邀來坎城影帝奧利維耶古賀梅飾演將生命奉獻給事業的貨運公司主管,事事以公司利益為主的他,沒想到卻仍被一腳踢開,在這一段沒有工作的日子裡,生活也逐漸崩毀。影片犀利解剖當代社會病體,藉由信奉實用主義的中年男子視角出發,層層推進,剝開角色心防,對角色心理狀態的殘酷描繪卻又酣暢淋漓。
 
《異想戀愛》
瑞士導演邁克爾史坦納創下2018年瑞士最賣座影片紀錄,並將代表瑞士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異想戀愛》,改編暢銷同名小說,以幽默流暢的喜劇手法呈現一位正統猶太教家庭的年輕男子,不甘心被猶太教的繁縟規範束縛,開始踏出戒律,喝酒、跑趴、一夜情,還愛上異教徒同學。彷彿伍迪艾倫式的愛情焦慮與宗教戲謔,荒謬笑鬧中探索人生真諦。曾演出《拆彈少年》的瑞士男星喬爾巴斯曼變身猶太暖男,真摯演出獲得瑞士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泛白的城市》
布魯諾岡茨在與瑞士電影作者代表人物艾倫坦納導演合作的《泛白的城市》(1983),飾演一名浪蕩漂泊的水手,可以為了追求酒店女侍而棄船,也能將多采多姿的故事拍成影片分享給遠方家鄉的妻子。電影用書信旁白與質樸的攝影,展現上個世代藝術家心目中的浪子模樣,而精壯自在、風華正茂的布魯諾岡茨,在映著港邊的廣闊藍天下,完美呈現八○年代對浪蕩漂泊的想像。
 
《慾望之翼》
布魯諾岡茨與德國電影大師文溫德斯合作的《慾望之翼》(1987),是他在《帝國毀滅》前最為世人所知的演出。布魯諾岡茨飾演一名遊走柏林的守護天使,傾聽凡人心事之際也漸漸嚮往「活著」的感覺,決定體驗生命苦甜滋味。文溫德斯以朦朧的黑白攝影呈現天使視角,詩意旁白則道出圍牆倒塌之前,人們的生存狀態與焦慮。影片當年不僅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更被譽為最終極的德國電影經典,而片中布魯諾岡茨坐於柏林天使勝利紀念柱金色羽翼的一幕,更成為重要象徵。
 
《帝國毀滅》
布魯諾岡茨精湛詮釋希特勒的《帝國毀滅》(2004),德國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以浩大篇幅呈現即將戰敗的納粹德國,躲在地下碉堡的希特勒及第三帝國的高官們,面對殉國或忍辱的掙扎,細密地還原希特勒的生命最後十天,展現他的憤恨、蒼老與脆弱。影片除了在德國本地引發爭議,其中「元首的憤怒」一幕成為全球無數惡搞影片的素材,不僅被視為次文化的重要表徵,也讓布魯諾岡茨驚人的演出廣為人知。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