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經濟】李沃牆/台灣全球競爭力強 何來「芒果乾」?

2019年10月14日 13:13

▲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排行中獲得第12名(圖/記者湯興漢攝)

 ●李沃牆/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為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  

 在中華民國108年國慶前夕,世界經濟論壇(WEF)於10月9日公布「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前3名分別為新加坡、美國及香港。台灣(80.2分)在全球141個受評比國家中名列第12名,比去年進步1名;在東亞地區則排名第4,僅次於新加坡(84.8分,第1)、香港(83.1分,第3)及日本(82.3分,第6),並領先韓國(79.6分,第13)及中國大陸(73.9分,第28)。在各評比面向中,台灣「總體經濟穩定」排名第1;另「創新能力」項目與德國(第1)、美國(第2)、瑞士(第3)並列全球四大創新國,「金融體系」則排名第6,可喜可賀!但政府施政目標是提高全球競爭力及帶給人民幸福;令人感到狐疑的是,台灣全球競爭力排名上升,但民眾有感嗎?又為何彌漫「芒果乾(亡國感)」呢?

▲ 世界經濟論壇2019全球競爭力前10名。(圖/翻攝自WEF官網)

WEF評比著重四大類 十二面向百個細項

WEF自2018年起改制為「全球競爭力指數4.0,GCI 4.0」,評比項目分為「環境便利性」、「人力資本」、「市場」及「創新生態體系」四大類、12大面向及103個細項評比。其中,「環境便利性」涵蓋「體制」、「基礎建設」、「資通訊使用」及「總體經濟穩定」4個面向。「人力資本」涵蓋「健康」及「技能」2個面向。「市場」涵蓋「產品市場」、「勞動市場」、「金融體系」與「市場規模」4面向。創新生態體系」有「商業活力」及「創新能力」2面向。此次評比,台灣在12個面向中,共有9項排名進步、2項持平及1項退步。

「創新生態體系」很亮眼 「人力資本」的「技能」退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在「創新生態體系」中的「專利權數量」及「產業群聚完善發展的普遍程度」二面向均高居世界第3,而「研發支出占GDP比重」為3.2%,排名第5;而「勞動力多樣化的程度」第4名。據中經院調查,台灣目前有超過3,500家新創公司,具研發創新能量,且新創事業的勞動型態也與傳統的工作模式有所區隔,轉變為多元,因而此類評比表現佳。但台灣在「開辦新事業需要天數」、「破產法規架構」的排名卻僅59名,有相當大的改革空間。另外,台灣在12大面向中,「人力資本」項中的「技能」項目由21名退至23名,反映了企業仍然面臨中高階技術人才、外籍白領主管人才的晉用困難;未來應在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及新經濟移民法等政策上更有彈性的調整,才能提升攬才績效及競爭力。

IMD評分四大指標 20個中項200細項

無獨有偶,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於今年5月29日所發布「2019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63個受評比國家的世界競爭力排名第16,也比去年進步1名,但仍輸中國大陸(第14名)。IMD的評比分為四大項指標,20個中項及235個細項指標;與世界經濟論壇(WEF)評比項有些許差異。進一步分析,台灣在2018年的IMD全球競爭力排名的四大類指標,包括「經濟表現」、「政府效能」、「基礎建設」及「企業效能」全數下滑;但本年度評比中,經濟表現由去(2018)年第14下滑至第15,政府效能則與去年同為第12;企業效能亦由去年第20上升至第14;基礎建設則由第22上升至第19;仔細檢視細項指標,發現國際貿易仍呈現大幅退步;今年滑落12名至第31,反映商品出口走緩、出口集中度偏高以及觀光收入排名滑落。

▲台灣旅遊競爭力退步,觀光收入減少。(圖/ETtoday資料照)

眾所周知,台灣主要貿易國集中在中國大陸、東協國家、美國及歐盟地區;無論是過去的三角貿易,乃至今日的四角貿易,都難以擺脫出口集中度高的現狀;然受到美中貿易戰,全球貿易成長下滑影響,對大陸出口明顯衰退;加上近年陸客來台遞減,觀光收入隨之減少,無異雪上加霜。但「國際投資」進步13名至第28,反映我對外投資流量、外人來台直接投資流量排名明顯回升。IMD排名雖然進步1名,但卻連2年輸中國大陸。在2017年之前,台灣的排名都超越大陸,但自去(2018)年開始,大陸排名從18衝上13;反觀台灣則從14名滑落至17名,是首次被對岸超越,今年雖然大陸退步1名到14名,台灣進步1名到16名,仍輸給大陸。

台灣競爭力若很強 應不會彌漫「芒果乾」

不可諱言,WEF及IMD全球競爭力排名由來已久,雖非完美無暇,但在全球具一定公信力,亦為各國政府施政的參考指標。台灣今年在總體競爭力排名雖非史上最佳排名,表現仍算不弱;但不意味從此可過著無憂無慮,幸福美滿的日子。首先:二造的評比雖然建構在許多客觀的面向,也有一定的嚴謹評估流程,但對外的競爭力指標並未有人均GDP及薪資成長細項。況且,主觀的感受,質性的數字,如民眾的幸福感,庶民經濟表現亦不包括在。

此外,台彎雖在WEF的「創新能力」面向表現亮眼;但根據美國調查機構 Startup Genome在2019全球新創生態系報告(2019 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anking)中,矽谷仍遙遙領先全球其他城市,其次為紐約(2)、倫敦(3)、北京(4);而上海(8)、新加坡(14)、香港(25),台北卻遠在30名外。許多城市競逐創業城市寶座的企圖心相當顯著,如中國大陸的北京、上海,以及新加坡、倫敦等,分別在AI、區塊鏈及金融科技等領域逐漸嶄露頭角,台北在發展新創生態系上確實有努力的空間。再者,另一項由IMD在去年11月20日公布「2018 年世界人才報告」,台灣由全球排名第27下降4名、在亞洲排第 4,落後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但優於日本及韓國。台灣在這人才報告的三大指標中,「投資與發展人才」排名全球第 25、「吸引與留住人才」第 32、「人才準備度」第 27。其中除「投資與發展人才」排名與去年相同外, 另2項全球排名分別下滑6名及5名;由此可見,人才準備與吸引留住人才相當不足,報酬不具競爭力再加上高階經理人國際經驗不足對人才競爭都是警訊。英國的研究機構早在2014年就提出警告,「台灣將在7年後,也就是2021年變成全球46國中,人才短缺最嚴重的國家」,更值得台灣警惕。

距總統大選僅剩百日,最近「芒果乾(亡國感)」卻成為選戰焦點,媒體寵兒。過去,台灣經濟實力遠勝大陸,何來亡國感?今日,大陸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早已非昔日吳下阿蒙。當大陸愈來愈大,台灣相對愈來愈小;兩岸關係冰凍,台灣的國際空間愈來愈窄,邦交國僅餘15國,民眾對台灣前途感到惶惶然。最後,容筆者再不願其煩的說一句:政府施政目標除了提升全球競爭力外,更要讓人民有感,對國家未來充滿信心;若能爭一時,也爭千秋;讓近者悅,遠者來,那才是有德、有為的政府。

熱門推薦》

►當香港失去「金融窗口」保命符,北京還會「克制」嗎?

►香港會成為全球最大隻黑天鵝嗎?

►看更多【李沃牆】專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