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垃圾焚化廠已向環保署申請經費更新設備,預計2年後可正式啓用。(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王兆麟/台東報導
針對環保團體及林淑芬立法委員14日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東焚化廠啟用案,於台北召開記者會「循環經濟,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台東縣環保局也立即作出回應表示,垃圾焚化處理仍是目前歐美、日本、新加坡等先進國家之主流技術,希望立法院及環保署支持,否則台東縣家戶垃圾將面臨無處可處之危機。
台東環保局表示,記者會中其實環保團體及林委員多有臆測式之論述,環保局深表遺憾,例如記者會提到「啟用焚化廠燒錢又耗時,無法即時解決堆積如山的垃圾」,環保局表示,啟用焚化廠為解決台東縣之垃圾堆積如山之問題,與其他縣市是否有餘裕量無關,近年全台灣焚化廠即使有餘裕量已無法全量處理台東縣垃圾,加上各縣市議會及民意壓力,代燒外縣市垃圾受民意反對之力道逐漸加大,就如台東縣環保團體也不希望台東縣處理外縣市垃圾同理。
台東縣目前垃圾外運高雄處理,因須換回1.67倍底渣處理及去化,故外運成本持續墊高,至今已達每公噸為4785元,遠高於未來焚化廠啟用雙爐(每日255公噸)成本1303元或啟用單爐(每日128公噸)成本2788元,台東縣政府已不堪負擔,而且外縣市有自己的困難,現在即使有錢也沒辦法全量轉運,台東縣垃圾仍持續在堆積,恐造成環境衛生及傳染病問題,影響民眾健康及觀光發展。
環保署積極協助台東縣處理垃圾問題,並補助4.2億元協助台東焚化廠更新升級污染防治設備、儀控系統、空氣冷凝器等系統設備後重啟,將大幅提升台東焚化廠未來空氣污染物防制能力、發電能力及系統穩定度,除符合法規標準,更能優於法規,亦符合環保署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對台東縣建立垃圾自主處理機制幫助極大。
另外,記者會提到「台東垃圾量餵不飽焚化廠,焚化廠吃什麼?」環保局表示,台東縣垃圾量90公噸指的是公所一般垃圾車每日清運的家戶垃圾,除家戶垃圾外,尚有一般事業廢棄物(飯店業為主)、市場垃圾、巨大垃圾、農業廢棄物、掩埋場活化垃圾等可滿足單爐128公噸啟用條件,台東縣政府規劃啟用後前2年先使用雙爐處理臺東縣每日產出之垃圾及掩埋場堆積超過5萬噸之垃圾(每日約255噸),2年後可掌握之垃圾量約130公噸/每日,即可改使用單爐處理,是否要處理外縣市垃圾定會尊重議會決議,但台東縣仍需要建立自主處理機制,且即使只使用單爐處理台東縣產出之垃圾,成本亦低於目前外運外縣市處理費用。
有關「挖陳年垃圾燒 污染更嚴重」的質疑,掩埋場活化各縣市陸續執行中並累積經驗改善處理流程,垃圾經過機械分選及水洗去除沙土提高熱值後,控制掩埋場活化垃圾進入焚化廠量占當日垃圾量之15~20%,並於垃圾貯坑先與一般垃圾進行混合後才會進行投料至焚化爐體燃燒,使平均熱值落於焚化爐設計熱值範圍進行操作,各縣市焚化廠皆有實例,並非臺東縣獨創。
記者會還提到「焚化問題重重,包括頭痛灰渣,台東有能力處理?」環保局表示,在升級啟用的計畫已規劃將15%焚化底渣將運至外縣市製成再生粒料後由本縣或外縣市公共工程去化,此方式就是目前台東縣請高雄市代燒垃圾換回1.67倍底渣的處理方式,已是現在進行式,並非無規劃,差別在於本縣如自行焚化,每噸垃圾產生之底渣量為0.15公噸,而請高雄代燒的互惠機制是每噸垃圾換回底渣1.67公噸,是11倍的量!另底渣亦可掩埋於一般衛生掩埋場。5%飛灰固化穩定物則是掩埋於飛灰掩埋場,將向花東基金申請掩埋場活化經費,將縣內各掩埋場活化清出空間,設置雙層不透水布之飛灰掩埋場,用以掩埋飛灰固化穩定物。
最後,環團表示「零廢棄、循環經濟才是王道」固然沒錯,但非一蹴可幾,須大家一起努力,是長期的目標,家戶排出之垃圾在扣除資源回收物後被清運的垃圾仍有紙類、廚餘及塑膠全國各縣市皆然,非僅台東一縣,依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務統計報表網站107年全國各縣市垃圾性質分析,其中各縣市之垃圾中紙類比例介於27.67% ~41.48%、廚餘比例介於17.50% ~45.23%、塑膠比例介於12.67% ~25.69%,台東縣垃圾之比例(紙類37.25%、廚餘22.5%、塑膠23.71%)係介於全國範圍中,而此組成分析之結果與民眾分類的細緻程度及回收物本身是否髒污無法回收有關,如果這些都可以順利回收,不只台東縣沒垃圾而是全國各縣市都沒垃圾了,所以問題是在於這些是否可回收及順利回收。
環保局最後表示,在積極推動資源回收及民眾配合下,2018年全縣資源回收率已提升至55.06%,高於全國平均53.26%,且我國並無縣市因焚化廠營運而造成資源回收率下降,台東縣政府亦不會因啟用焚化廠而放鬆資源回收工作,環保團體認為啟用焚化廠等於放棄資源回收之理論純屬臆測,我國並無此情況發生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