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兒童文學與繪本作家幸佳慧病逝,享年46歲,消息傳出後令各界相當難過不捨。她生前即使罹癌也不放棄創作,一生都努力對孩子說那些「很重要的事」,例如白色恐怖、熟人性侵,再困難的題目,她都有辦法找到與兒童溝通的橋樑。
▲罹癌也在創作!幸佳慧一生努力對孩子說「很重要的事」。(左圖/資料照,幸佳慧提供;右圖/《蝴蝶朵朵》繪本封面)
幸佳慧出生於1973年,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畢業。長期透過兒童文學的創作、推廣、研究、評論、翻譯等多面向,關注多元文化、兒童權益等議題,曾獲得「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等多項殊榮。她的作品相當特別,沒有因為以兒童為對象而設限,敢於挑戰各種議題,每個看似困難的題目,她都能搭建出一條與孩子溝通的管道。
▲繪本《希望小提琴》談白色恐怖。(圖/小天下出版《希望小提琴》,翻攝自讀冊生活)
她透過繪本,對孩子說那些「很重要的事」,認為繪本的使命不是教小孩聽話,而是用孩子的立場,替孩子講話,進而鼓勵孩子勇敢與保護自我。例如《希望小提琴》和孩子談白色恐怖;而2019年8月出版的《蝴蝶朵朵》談熟人性侵,是她即使罹癌也不放棄的創作。
《希望小提琴》讓她花費了5、6年時間製作才完成,當時很多插畫家聽到要與她合作都很開心,然而一聽到是要描寫「白色恐怖」,都紛紛婉拒合作。
她曾說,每次嘗試一個新的議題時「常常一個人忐忑不安,一個人從憤怒出發」,擔心出版社不願意出版,又擔憂市場反應冷淡或受到攻擊。沒想到市場的反應相當正面,《希望小提琴》後來也受到許多教育系統的肯定,她所顧慮的都沒發生,讓她開始更有勇氣,甚至舉辦相關工作坊,也刺激了更多作家嘗試相關議題。
▲幸佳慧創作繪本《蝴蝶朵朵》談熟人性侵,幸佳慧著,繪者陳潔晧、徐思寧。(圖/字畝文化出版《蝴蝶朵朵》,翻攝自讀冊生活)
幸佳慧在2018年發現罹患壺腹癌後開始就醫治療,今年獲得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時,原預計參與9月12日的頒獎典禮,但8月時她曾在臉書透露「主治醫師說我可能領不到金鼎獎」。由於擔心體況無法出席典禮,因此行政院長蘇貞昌特別在8/26提前將講座交到她的手中,當天文化部長鄭麗君、教育部長潘文忠也到場參與致意,還有許多親友、出版界和教育界人士一起力挺。
當時接到獎座的她相當激動,表示這是她參與過最高、最榮耀的場合,更說「這個金鼎獎是大家的,多賴出版社和讀者支持。」她很感謝社會接納了她的行動,也謙虛說「這個國家還有好多事要做,我做的事情太少了。」
▲▼ 幸佳慧獲得第43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擔心健康欠佳無法出席頒獎典禮,行政院長蘇貞昌特別在8/26提前頒獎。(圖/取自幸佳慧臉書)
幸佳慧在兒童與教育的貢獻獲得各界肯定,她的勇敢,是發自於對孩子們的愛。文化部長鄭麗君曾形容幸她是「孩子們的愛與啟蒙之光」,而金鼎獎評審團的評語也說「幸佳慧的實踐,是在進行一場發生於兒童文學領域內的閱讀社會運動。」
如今幸佳慧離開人世,引發大眾不捨,但她曾經在個人臉書對親友預告「要是⋯那一天我突然走了,記得我是帶著你們滿滿的愛與祝福離開的好嗎?」
▲幸佳慧女士一生的勇敢和努力,是發自於對孩子們的愛。(圖/資料照,幸佳慧提供)
幸佳慧簡介
兒童文學創作、研究與推廣行動者
1973年生,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藝術研究所碩士、英國蘇里大學兒童文學碩士、2011年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畢業。
曾任格林文化出版社編輯、《明日報》閱讀版記者、主持「童書榨汁機」社群網站,長期透過兒童文學的創作、推廣、研究、評論、翻譯等多種面向,關注多元文化、兒童權益等議題,並以具體行動,耕耘閱讀推廣,創辦「台南市葫蘆巷讀冊協會」,以家鄉台南為出發點,推動基層社會的閱讀行動。
出版的作品包括文學旅遊導讀類《掉進兔子洞》;傳記類《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閱讀教養類《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繪本《大鬼小鬼圖書館》、《親愛的》、《希望小提琴》;少年小說《靈魂裡的火把》等作品。其中,《掉進兔子洞》曾獲得第30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類出版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親愛的》曾獲得第38屆金鼎獎-數位內容獎。2006年、2009年分別獲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少年小說《金賢與寧兒》及繪本《生命的希望─綠島小提琴》。
相關新聞
主治醫師說她「可能來不及領獎」 蘇貞昌提早頒金鼎獎特別貢獻給幸佳慧 出版界殊榮!43屆金鼎獎名單出爐 兒童文學創作者幸佳慧獲特別貢獻獎 罹癌也在創作!幸佳慧病逝享年46歲 一生努力對孩子說「很重要的事」 作家幸佳慧壺腹癌過世 胰膽十二指腸交會「黃膽、茶色尿、黑便」要警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