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真假胃食道逆流難分辨!花慈院設備再升級 不吃錯藥白挨刀

▲雷尉毅醫師操作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器。(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雷尉毅醫師操作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器。(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為了更精準及快速的診斷與治療胃食道逆流症病人,花蓮慈濟醫院於2017年與國際胃食道逆流症專家Michael F. Vaezi教授合作,專案引進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Mucosal Impedance)儀器。今年儀器經Vaezi教授與合作廠商改良後,不只儀器軟體可輔助醫師即時診斷外,測量長軟管上的氣球與晶片材質也再升級,使其與病患的食道黏膜更加密合,能更準確的進行食道黏膜電阻抗的測量。

▲雷尉毅醫師操作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器。(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上的氣球與微晶片進到人體食道內。

肝膽腸胃科醫師雷尉毅表示,花蓮慈院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擁有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器的醫院,儀器軟體升級也與美國醫學中心同步,可在做胃鏡檢查的同時,快速精準幫助臨床醫師判定病人是否為真正的胃食道逆流症患者。

因現代人工作忙碌,越來越多民眾有胃食道逆流症狀,雷尉毅醫師指出,許多人在胃鏡檢查後,醫師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下,症狀仍然反覆發生,這時就要考慮他是否為「假的」胃食道逆流患者。

五十四歲的陳先生,四、五年來常常感到胸口灼熱,有時還會酸水逆流、胸悶、喉嚨卡卡等症狀。多次就醫檢查加上藥物治療後,症狀獲得改善,但若作息不規律、工作壓力大時,症狀又會反覆發生。陳先生經花蓮慈濟胃食道逆流團隊診斷後,懷疑他可能不是真正的胃食道逆流患者,建議他做「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的檢查。

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由國際胃食道逆流症專家Michael F. Vaezi教授發明並取得專利,目前僅在美國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西北大學紀念醫院、梅約醫學中心、美國華盛頓大學設有此儀器。花蓮慈院因在胃食道逆流症診斷研究領域有卓越表現,在2017年起與國際胃食道逆流症專家Vaezi教授合作,專案引進內視鏡食道黏膜阻抗測量儀,目前是唯一可在美國外進行食道黏膜電阻抗檢測的唯一醫院。

雷尉毅醫師表示,食道黏膜經過胃酸長時間逆流接觸後,讓原本緊密排列的食道黏膜細胞受損,使其細胞間隙變得較為鬆散,造成電阻抗值產生變化,透過病人進行胃鏡檢查的同時,將附有測量黏膜阻抗的微晶片軟管,進到食道末端後將氣球充氣,使球上的微晶片貼合食道以測量電阻值,再將測量的電阻訊號傳送電腦,透過軟體協助醫師判讀。

▲雷尉毅醫師操作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器。(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升級後的判讀軟體,可於兩分鐘內正確判斷是否為真正的胃食道逆流患者。圖示為非胃食道逆流患者。

今年十月,Vaezi教授與團隊改良氣球與微晶片的材質,使充氣後的氣球微晶片可更緊密貼合於食道黏膜上;再加上升級的判讀軟體,於兩分鐘內即可正確判斷受測病人是否為真正的胃食道逆流患者。

雷尉毅醫師指出,若病人經診斷後確認為真正的胃食道逆流患者,可以透過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而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施以內視鏡或外科手術治療。若病人不是真正的胃食道逆流症,而是敏感性食道或功能型心灼熱,他們需要的不是酸抑制藥物的治療,而是自律神經調控藥物及生活壓力的調適為主。

▲雷尉毅醫師操作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器。(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目前難治性胃食道逆流病人的診斷,須經二十四小時酸鹼阻抗測定儀檢測,但患者常因害怕而難以配合檢查。花蓮慈濟胃食道逆流團隊所引進的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可在病人做胃鏡的同時,快速精準的診斷其是否為真正胃食道逆流患者,對於難治性胃食道逆流病人,可減少許多無謂的臨床檢查、吃冤枉藥甚至開刀。

此黏膜電阻抗測量儀,還可在病友進行八週的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後,檢測其電阻抗值是否恢復正常,來判定病人可否停藥,以減少復發機率。透過黏膜電阻抗測量儀,不只可快速精準診斷並給予患者個人化醫療,更是未來治療胃食道逆流的新趨勢。

我沒有遲到,是時間遲到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