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全腦!中研院研發「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 可望揭開大腦記憶機制

▲▼     中研院研發「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 可望揭開大腦記憶機制        。(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中央研究院助研究員陳壁彰團隊開發了「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讓超解析顯微技術更進一步,從觀測細胞層級一舉推展到能看清楚大一萬倍的組織層級。(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發明「超解析螢光顯微鏡」,讓光學顯微鏡突破了解析度極限的三位科學家。近期,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壁彰,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暨腦科學中心主任江安世,共同開發了「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讓超解析顯微技術更進一步,從觀測細胞層級一舉推展到能看清楚大一萬倍的組織層級。此技術可望為組織生理與病理學研究帶來新的突破,更有潛力揭開大腦記憶機制的神祕面紗。

陳壁彰與江安世合作,將生物組織在顯微鏡下變得透明,以掌握單一蛋白質分子的數量及空間分布。這項技術能一次解構果蠅全腦的多巴胺神經網路,並看見記憶蛋白在特定神經細胞突觸上的新生。研究論文已於今(2019)年10月18日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壁彰團隊指出,果蠅大腦的蕈狀體(mushroom body)與記憶息息相關。研究團隊比較了有受記憶訓練及沒有受記憶訓練的果蠅蕈狀體,觀察其中「囊泡單胺運轉蛋白質」(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的分布後,發現只有在部分的突觸會有此種蛋白質增加。這表示,在單一一顆神經細胞中,記憶不僅會存在細胞本體,更會儲存在神經細胞溝通的橋樑之間。

▲▼     中研院研發「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 可望揭開大腦記憶機制        。(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超解析全腦囊泡單胺運轉蛋白在神經上的分佈。(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此研究發現是「超解析三維光學顯微技術」首次應用成果。陳壁彰表示,這項最新技術可視為他今年稍早發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研究的進階版。該研究是利用層光定位顯微鏡,達到小於100奈米(nm)的三維空間解析度,除可看見細胞核孔的大小,更具有三維活體超分辨的解析力。而在這技術基礎上,江安世將其用於觀察完整的果蠅大腦,也就是在比單一細胞大將近一萬倍的組織中,定位其中所有蛋白質分子。

然而,要將超解析螢光技術從二維細胞影像推進到三維組織研究,存在許多難題,例如:不透明的果蠅大腦光線穿透率很低、螢光染料難以均勻分布,以及層光顯微鏡觀察對象受限於很薄的單層細胞等。這對出身光學技術背景的陳壁彰深具挑戰。

▲▼     中研院研發「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 可望揭開大腦記憶機制        。(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超解析顯微鏡工作原理。當所有螢光蛋白同時亮起,顯微鏡解析度不足以解析各自蛋白位置(左),但若分開激發,則可經由計算中心位置,進而重組出螢光蛋白奈米等級尺度影像(右)。(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有賴跨領域實驗室之間的交流合作。首先,江安世發明的全腦組織透化方法,可將果蠅腦變透明,讓可見光得以穿透;而中研院物理所的特聘研究員胡宇光則針對螢光分子的嫁接進行修飾;李定國也在影像運算上給予指導;應科中心研究員陳培菱則具有處理超解析率影像的經驗;副研究員張書維則參與模擬光學系統。最後,博士朱麗安與呂杰翰完成了系統的架設與實驗操作與結果分析,完成論文。研究團隊終於讓「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成功在深約0.5 mm的大腦空間中,看見蛋白質分子的分布情形。

▲▼     中研院研發「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 可望揭開大腦記憶機制        。(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超解析全腦果蠅全腦多巴胺神經多尺度圖像。(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這項技術也讓影像解析的速度大幅提升。原本一個晚上僅能解析一層二維的細胞影像,但經由團隊中台灣大學學生劉彥廷撰寫的平行運算軟體將運算速度大幅提升,如今一天即可解析一隻果蠅全腦的三維影像,並可隨心所欲地在果蠅大腦中的任何神經元進行蛋白質數量的統計分析。

中研院應科中心主任果尚志表示,目前該中心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及腦科學研究中心即將簽署菁英博士班合作備忘錄,希望在雙方單位既有的基礎上擴大合作。此項計畫將提供成績優良及具研究潛力的博士班研究生每月優渥的獎學金,共同培育更多基礎科研人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