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潘文忠。(圖/記者呂佳賢攝)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耗時10年規劃的108課綱今年8月正式啟動,但新課綱一上路就讓許多家長、老師、學生產生焦慮。教育部長潘文忠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指出,新課綱對老師而言確實是新挑戰;對家長而言則要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對學生來說則要發展出自己的興趣,讓班級上不再只有一個第一名,每位學生都能成為終身學習者。
新課綱將傳統課室授課,改以學生為主體,期待學的不只是知識,有更多思考與思辨、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終身學習者,「這是補習補不來的素養。」潘文忠回憶,他師專畢業後被分發到學校服務,當時一班60幾位學生,這對老師來說是很大的負擔,也因此較難看到每個孩子的才能,後來大力推動降低班級人數,台灣才有更好的精緻教育。
「108 課綱的改變,除了加強素養,也強調不再是單一的評價標準。」潘文忠說,新課綱是讓不同性向、興趣、差異的孩子可以被看到,也讓孩子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讓不同潛力特質的孩子,不再是用單一的環境來衡量自己的表現。
▲潘文忠指出,希望藉由新課綱的改變,讓班級上不再只有一個第一名,每位學生都能成為終身的學習者。(圖/記者呂佳賢攝)
108課綱分為8個領域,重視探究和實作。老師能從不同領域觀察學生表現,把以往成績單上只會有一個第一名的概念打掉,讓學生在各個領域上都能有傑出表現。潘文忠強調,「不同的孩子,要給予不同機會,讓孩子適切表現,有了舞台,孩子才會有成就感。」
潘文忠提到,近期有很多教育夥伴參加教師工作坊,藉此提升專業、經驗,這也是108課綱最期待的師資。老師自發、互動、陪伴,讓教學經驗更豐富扎實。「若老師能理解孩子未來將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的挑戰性,相信老師都會願意陪伴學生學習,一同面對未來的核心素養,協助學生主動學習。」
▲教育部長潘文忠。(圖/記者呂佳賢攝)
潘文忠提到,孩子未來的職涯有很多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爸媽已經無法用自身的經驗來解決孩子的未來考驗,因此父母的角色相對重要,如果能適時陪伴孩子,不要急於訂下他們的未來的路徑,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往往父母的期待,不見得最適合孩子的選擇。」
108課綱強調學到的東西要運用在生活上,潘文忠提醒父母,撇開以讀書為主要目的,要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自然地接觸到實際生活的情境、遭遇到問題更應鼓勵孩子,不放棄學習的機會。潘文忠舉例,如果家庭旅遊,不要當成是帶孩子去散心,而是要讓孩子規畫、參與實作。他也說,傳統教育出生的父母確實需要調整一下,不要再把唸書、生活、未來分開,必須讓孩子學習如何解決日常生活的困難,而不是到了職場,才告訴他該怎樣做。
▲潘文忠指出,透過老師的自發、互動、陪伴,能讓教學經驗有更好的前進。(圖/翻攝教育部長潘文忠臉書)
最後潘文忠針對學生要如何面對新課綱,他認為108課綱其實沒有太大變動,除了科技領域的新增比較特別外,最重要應該是培養學習的態度,讓自己成為學習的主體。潘文忠說,台灣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很有特色,卻常在熱情、自信方面表現不足,這也表示孩子並沒有發覺自己的興趣,因此108課綱多了許多動手做、思考性的課程。尤其到高中後,沒有太多的記憶背誦課程,相對較多的是議題的討論、培養學生表達思辨能力。希望藉由家長、老師、學生的改變,讓台灣教育能夠越來越好。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