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跨年大展「災難的靈視」,大門裝置藝術是一艘311大地震海嘯被捲入海中的舢舨漁船。(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下同)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台北當代藝術館」大門停駛2艘超吸睛裝置藝術!一艘是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被捲入海中的舢舨漁船;另一艘是由台北藝術大學製作的「自由號」連儂船。這場跨年大展「災難的靈視」透過藝術反思災難衝擊,同時發揮破壞後的創造能量,治癒傷痛,展覽自即日起至2020年2月9日展出。
▲「自由號」連儂船挺香港。(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21世紀至今20年,各式層出不窮的災難席捲全球各地,包括2001年的911事件、2011年日本311強震引發的海嘯及福島核災;而在台灣,史無前例的莫拉克風災、花蓮強震、普悠瑪事件等接踵而至,人們內心如何拒絕被災難吞噬?台北當代藝術館因此推出年度跨年大展「災難的靈視」,由潘小雪與黃建宏共同擔綱策展。
▲▼展覽作品之一:被稱為「日本藝術世界的頑童」Chim↑Pom 藝術團隊,與周防貴之持續進行的「拆廢和起厝」計畫,首度移師至台北。
潘小雪表示,今年正值台灣921地震滿20年、八八水災屆滿10年、普悠瑪事件1週年,許多部落面臨重創,人民長期壟罩於不安陰霾下,在災後重建過程中,一直思考是否能透過藝術的力量,撫慰災難後的人心,展現對生命及未來生存希望。她從最貼近在地的視角出發,以花東藝術家的作品為樣本,透過藝術再現或想像,面對災難直接或間接經驗,發揮破壞後的創造能量,緩緩治癒傷痛的過程。
▲藝術家皮耶.雨格作品《印地安死寂之丘》。
而另一位策展人黃建宏則透過對國際視野的體察,從地理性、歷史性、政治性、時代性等層面觀點,提出展覽論述的另一種切入視角,剖析現今面對各種災難混雜狀態、混沌的處境,如何透過藝術的介入,獲得理解與想像的出口。
2位策展人及展出作品的交互對話,映射出現代所謂的「災難」已不僅限於自然和科學的框架,甚至與美學密不可分。藝術家省思與探討許多層面,例如單一事件或災難的影響,已經是「全球性的連動」,無論是自然界或人為引發的浩劫,藉由自然生態系統、科技網絡等媒介無遠弗屆地散佈,你我皆身在其中,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另外他們也發現,即使災難會改變許多生命與物的存續,卻不進行任何終結,相對地會催化藝術的修復與創造力。而在災後重生的過程中,藝術發揮出將悲痛昇華的能量,誘發人性關懷的覺醒,賦予展望生命的希望。因此,這次展出的作品中,除了記錄當代世界現況,也能窺見對此概念的詮釋和呼應。
▲311大地震引發海嘯被捲入海中的舢舨漁船,漂流3年後擱淺在台灣東海岸。
展覽在當代館廣場上,分別矗立了2艘引人注目的船型裝置作品,一艘是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被捲入海中的舢舨漁船,漂流3年後擱淺在台灣東海岸;另一艘是由台北藝術大學製作的「自由號」連儂船,敘述香港民主抗爭事件與舢舨漁船的對應,呈顯一個自然災害與人為災禍的隱喻。
藝術家藉著「船」和「水」的流動意象,揭露任何的天災與人禍並非為單一地區內部的災難,它的擴散振幅,與每個地方都有著生命共同體的連動性。
此次展覽共邀請16位(組)國內外藝術家參與展出,期間也舉辦多場論壇、藝術家面對面講座、專家導覽等,詳細資訊可至「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查詢。
災難的靈視
日期:11月23日至2020年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時間:10:00 - 18:00
週一休館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