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白麗芳。(圖/記者趙于婷攝,資料照)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兒童福利聯盟今年11月8日在內湖花3.7億萬買下整層辦公室,消息一出被大批網友質疑「捐款被拿去繳房貸」、「愛心被浪費」等,兒盟雖第一時間在臉書澄清,但仍不減網友疑惑。兒盟執行長白麗芳受訪時也再一次解釋「並不是定期定額提撥購屋基金」,也坦言「事發後接到很多退捐電話」。
一名網友在爆廢公社po出兒福購買辦公室的消息並抨擊未善用捐款。兒盟第一時間在臉書澄清,機構從民國87年開始「呈報教育部提撥部分所得轉為購屋基金」,持續了21年,今年剛好有屋主願意用低於行情的公益價販售,兒福才得以達成目標。
針對提撥部分所得轉為購屋基金,網友質疑到底是「提撥收入的百分之多少?」對此,白麗芳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指出,提撥是看每年盈餘以及非專款專用的金額去規劃,募款收入都還是以服務使用為主,並不會每年固定提撥多少金額。而對於3.7億元的購物金中「多少是現金、多少是貸款?」她則坦言,目前都還在跟銀行討論付頭期款之後要分多少期貸款。
另外,眼尖網友也提到「昨天還掛在網站上的年度財務報表不見了?是否擔心被外界看到每年盈餘2億多元?」她則喊冤「完全沒有動過網站上的任何東西!」記者實際到網站查看,的確也看到108年09月份月報表仍在網站上。而關於每年盈餘,白麗芳表示近幾年大約都是2億元左右。
白麗芳說明,所謂提撥21年並不是每個月固定提撥多少,專款專用一定會做專款專用,有些不指定用途的捐款,才會在每年服務結束後,若在募款上還有盈餘,才會看盈餘狀況去做提撥,因此歷經21年並不是定期定額提撥。
▲兒盟網站仍有9月月報表。(圖/翻攝兒盟網站)
白麗芳坦言,很清楚現在民眾有很多疑惑,兒盟也不會迴避任何外界的問題,但她也想進一步讓外界知道社會福利團體的困境。她說,可以理解大家覺得捐款一定都要用在想幫助的人身上,民眾都是合理的情緒,但是另一個要關心的重點是所有服務都是要社工親自去提供、去訪視,大家都期待社工去提供服務,「但卻有人會覺得社工要和志工一樣不應該領薪水?」維持一個公益單位和社工的處境其實很辛苦。
她也直說,事發後至今不斷接到退捐電話,甚至也有民眾謾罵,很多網友在網路上的留言也很激烈,所有同仁其實都很挫折,也不斷有網友質疑為什麼不好好服務偏鄉?
她也解釋,兒盟也一直有服務偏鄉,偏鄉一直是服務重點,組員也都是上山下海奔波,兒福聯盟的協助不只是金錢上,是只要家庭有需要,就會去提供協助解決問題,這些都是要靠社工的,他們也是有薪水的,但大家對社工這個職業不夠理解,在被攻擊的情況下,也越來越少人願意投入此行。
白麗芳強調,購置辦公室只是希望大家有個辦公處所,不用一直被趕來趕去,目前也還沒交屋,都還在洽談當中,接下來才會跟銀行討論後續費用;而對於多少民眾提出退捐要求,她表示,目前是一直有電話,還來不及統計,但退捐是民眾的權利,並不會不辦理,不過同時也會試著和民眾說明。
▲▼兒盟9月月報表明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