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師生於高雄鹽埕區馬雅各公園打造的「海盜船」,由竹子搭建成較大型的鞦韆,藉由左右擺動讓孩童覺得刺激有趣。(圖/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大學師生讓孩子在街頭感受遊戲新體驗。國立中山大學與高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合作,舉辦「街頭玩童─鹽埕兒童街頭遊戲日」活動,師生跳脫千篇一律的罐頭遊具,設計並運用廢棄課桌椅、輪胎及紙箱等素材,在高雄市鹽埕區馬雅各公園打造迷宮、紙飛機、機器人及海盜船等具挑戰性的新穎遊具,讓兒童在街頭體驗創新玩法。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宋世祥指出,公園裡到處都是雷同的罐頭遊具,無形中限制了小朋友遊戲的多元性。透過「設計思考」課程的啟發,在專業設計師陳懿欣、MZone大港自造木工教師雄大和Michael的指導下,大學生依照兒童的年紀、體力及想法,發揮環保與創客精神、動手做出四項遊具。其中「跳跳包浩斯」由許多不同角度的斜坡組合而成,增加了遊戲的難度,激發出孩子的挑戰精神,「有小朋友重複玩了10多次還不過癮。」
▲中山大學舉辦「街頭玩童─鹽埕兒童街頭遊戲日」活動,運用廢棄課桌椅、輪胎及紙箱等素材,打造迷宮、紙飛機、機器人及海盜船等具挑戰性的新穎遊具,讓兒童在街頭體驗創新玩法。(圖/中山大學提供)
宋世祥也介紹這次的「Mini Maze」迷宮,讓兒童鑽進桌子底下探險、尋寶,並在小型迷宮中找到出口。「海盜船」由竹子搭建成較大型的鞦韆,藉由左右擺動讓孩童覺得刺激有趣,歡笑與尖叫聲不斷。「獨木橋」則是著讓小朋友訓練平衡能力,並透過不同高度的設計,讓兒童體驗爬到高處的成就感,同時在橋下設立祕密空間,讓孩子在裡頭冒險探索。
▲中山大學與高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合作,舉辦「街頭玩童─鹽埕兒童街頭遊戲日」活動。(圖/中山大學提供)
高雄特公盟團隊成員長期在高雄推動特色公園,宣導兒童遊戲權的重要性,這次也在活動中推出「手作創作區」,用紙箱、輪胎、木工工具幫助孩子激發創意,也讓親子聯手玩出紙箱的多變樣貌,像是迷宮、爸爸拉著小孩前進的紙箱飛機等,還有一做完,孩子就穿上不願脫下的紙箱機器人。特公盟也提供預釘好的木板,讓年紀小的孩子拿著橡皮筋、串珠等素材圍出愛心圖案,年齡長一點的孩子則興奮地拿起平常玩不到的鐵鎚,一槌一槌地小心敲打。
不少家長表示,公園的玩具樣式過於一致、缺乏挑戰性,小朋友經常玩一下就膩了,中山大學師生創作的遊具不僅使孩童運動「放電」,更兼具挑戰性與趣味性,讓大人小孩充分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