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6條措施」 國台辦今起連辦兩場專題記者會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圖/記者曾俊豪攝)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圖/記者曾俊豪攝)

記者曾俊豪/北京報導

大陸國台辦原訂於今(11日)上午10時舉行例行記者會,不過,上週末卻臨時通知,12月份兩場例行記者會都改以「26條措施政策解讀」的專題記者會形式舉行。據了解,專題記者會分「上、下半場」,上午舉行的記者會是「上半場」,側重涉及台灣企業的相關措施;下半場則訂在25日召開,以涉及台灣民眾相關措施為主。

大陸各政府單位記者會召開時間各不相同,以外交部為例,固定於週一至週五下午舉辦。國台辦則從當月最後一週的週三往前推,隔週舉辦。以12月份來說,兩場例行記者會訂在11日與25日舉行,內容以近期涉台議題為主,由於現今兩岸關係緊繃,記者會上還會不時出現與台灣當局隔空交鋒的火花。

▲▼深圳市政府召開「落實惠台31條」記者會。(圖/記者曾俊豪攝)

▲深圳市政府「落實惠台31條」記者會。(圖/記者曾俊豪攝)

而在去年初公布對台31項措施後,國台辦與相關部門11月4日又宣布對台26條措施,其全名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號稱更為具體和全面的26條措施中,針對台灣企業企業和台灣民眾各有13條。

事實上,不管是對台31條還是26條,兩岸政府在解讀上都不相同。以總統蔡英文為例,她曾透過臉書表示,這都是「這都是在中國所謂『一國兩制』脈絡下所提出的方案,用意非常清楚,就是企圖強推中國定調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反觀北京,則是定調對台31條、26條是「對台灣同胞做實事、做好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1月13日時曾指出,民進黨對26條的各種汙衊、抹黑才是欺騙,「既然26條措施是虛的,為何要提出這麼多反制措施,立場是自相矛盾的。」

▲▼惠台31條,惠台app。(圖/「31條」APP截圖)

▲大陸官方推出惠台31條App。(圖/「31條」APP截圖)

據了解,國台辦舉辦的兩場專題記者會,都剛好是原訂舉辦例行記者會的時間。由於新的26條措施主要區分兩大塊,一是以台灣企業為主,一是以台灣民眾為主,各自有13條,因此兩場專題記者會,一場將以台灣企業為主,一場會以台灣民眾為主軸。

至於國台辦將今年最後兩場記者會改為「對台措施專場」的原因,涉台人士指出,一方面是想清清楚楚解讀政策,為台資企業、台灣民眾釋疑;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台灣下個月就要舉行大選,國台辦此時主動出擊,無疑是想「撥亂反正」,奪回對台措施的話語權。

《ETtoday新聞雲》11月底曾公布「26條措施」民調,當中指出,有44.8%的民眾對於中國大陸一再給予會措施表示觀感好,另有53.8%的民眾認為台灣已經不可能在經濟上和大陸切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