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險「雙重砍殺」明年貴兩波…最高暴漲30%!壽險業嘆:民眾失去穩定金流養老

▲儲蓄,理財,存錢,記帳,消費,財務。(圖/pixabay)

▲到底該如何理財存錢,一直都是民眾思考的議題。(圖/pixabay)

記者楊絡懸/台北報導

金管會保險局24日公布人壽保險最低死亡保障門檻,例如要求16歲至30歲的被保險人死亡保額至少是保價金的190%等措施,預計2020年7月1日上路,預估儲蓄險保費至少調漲5%至30%,民眾可能再也買不到短年期高利儲蓄險。壽險業者表示,「保單回歸保險本質是對的,但每一階段的人生所面對的是不同的風險,失去了穩定的金流,就可能無法應付『長壽風險』。」

繼金管會宣布調降明年壽險業各幣別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此次更針對儲蓄險增訂「死亡保障門檻」,意即拉高儲蓄險的保障比重,明年7月上路後,儲蓄險將面臨「第二波上漲」。若以同樣的保費估算,當未來儲蓄成分降低後,保戶可以買到更多的保障額度;但反過來說,在「雙重因素」下,民眾若要買相同儲蓄比重的儲蓄險保單,保費一定會比今年還要貴。

壽險業者表示,保險回歸保障本質,是很好的本意,但金管會對於「死亡保障門檻」在概念上似乎有些落差,例如,每個人生階段都面臨著不同的風險,以年輕人而言,就會擔心非預期的事故,導致收入中斷等經濟困難,因此有壽險需求;但對中老年人而言,就必須要面對「長壽風險」,失去了如儲蓄險的穩定金流已經不知道怎麼辦,「還要在此階段增加死亡保障門檻嗎?」

▲▼ 美元,美金,新台幣,台幣。(圖/路透社)

▲儲蓄險準備漲價,引起民眾議論。(圖/路透社)

儘管保險商品端看個人需求,但當保單絕版或漲價,勢必會引起搶購潮。壽險業者不擔心民眾搶購,「因為想買儲蓄險的人,早就買好了!」趁現在撿便宜的民眾也大有人在。目前各家保險公司都正重新精算,預估2020年保險商品調漲最高達30%;影響較大的保險商品,多是「高保費、低保額」的保單。也就是說,民眾不僅可能再買不到短年期高利儲蓄險,而且其他保單的保費也會變貴。

金管會保險局指出,在現行低利率環境下,高儲蓄性質保險商品使壽險業新契約保費快速累積,產生資產負債無法配合、保證利率高於投資報酬率、資金去化壓力、國外投資比重偏高與匯率風險等問題,且保險公司承擔的淨危險保額偏低,除了偏離保險保障本質外,未來在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下可能產生商品無利潤的情形,不利國際接軌。

因此,金管會決議訂定「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價值準備金的最低比率規範」,也就是「死亡保額」對保價金或帳戶價值的比例。而所謂「死亡保障最低比率」,例如規定被保險人16歲至30歲,死亡保額至少要在保價金的190%;換句話說,當儲蓄險的保價金隨利率每年增值,保價金無論怎麼增加,保額都必須要是保價金的1.9倍。

▲儲蓄,理財,存錢,記帳,消費,財務。(圖/pixabay)

▲無論選擇哪個理財工具,「儲蓄」是立即行動而讓時間累積。(圖/pixabay)

該規範明訂,依保戶不同年齡,要有一定的壽險保障費用,包括31歲至40歲的保額為160%;41歲至50歲為140%;51歲至60歲為120%;61歲至70歲為110%;71歲至90歲為102%;而90歲以上,仍必須要維持100%,死亡保額不可低於保價金。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對保戶而言,購買該類型商品時,每單位的保額費率下降,可用較低的保費,買到最高的保障;不僅能提升民眾保障,同時保險公司的財務也能更加穩健,有利接軌IFRS 17。

【延伸閱讀】

儲蓄險砍殺…熱門保單即將大搬風!壽險業看「利變型+投資型保單」成2020年主打戰場

善用儲蓄險策略曝光!專家提醒重點觀念 克服「流動性風險」荷包穩賺

儲蓄險繳完想解約領錢!專家畫表格見亮點 「年化報酬率一定比定存高」

儲蓄險「無痛存錢法」曝光!觀念正確再綁信用卡折扣優惠 滾利息累積一桶金

搶買高利率儲蓄險「投保策略曝光」!專家幫畫7大重點:先評估存款能力和目標

儲蓄險將變貴…引爆絕版搶買!專家分析:現在不買「明年只剩定存可以挑」

儲蓄險購買技巧曝光!專家幫畫3重點「IRR越高越好」 也可參考熱門保單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