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泥在Instagram)
和許多歐美國家相比,台灣的教育體制一直是以升學為主要導向,比起自己喜歡的是什麼,社會認同的價值觀,似乎來得更為重要一些。水泥藝術設計師伊玲萱分享,曾經的她也是如此,總以為追求大家眼中的成就才是能夠獲得幸福的唯一管道,因此在國外念完財務金融碩士畢業後,她理所當然地進入金融業工作。
直到邁入職場的第四年,她的身體開始出現了些「警示」,像是頭部經常隱隱作痛,談話時也容易亂了語序,甚至連走在熟悉的街道都莫名變得陌生。玲萱不明白一直以來都很認真生活的自己,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於是,在症狀持續了一陣子後,她決定給自己一段休息的空窗期,開始了一趟找尋、療癒自己的旅程。
因為你在,所以泥在
透過各式追尋,玲萱悟出原來人生觀以及世界觀是可以被擴展,生活可以擁有無限可能性
▲(圖/泥在Instagram)
在這段期間,玲萱沒有預設立場地凡事都去嘗試,雖然在「尋找興趣」的過程中,偶爾有些茫然,但她發現當從追求他人的期待,轉化為自己眼中的卓越時,心能夠更自由的選擇。「沒那麼喜歡的,就不需要過分執著」,隨著不斷地嘗試,一個接著一個的選擇練習,她心中那份對於所謂「好」的執念,也才逐漸放下。
因水泥本身的特性特殊,人為能掌控的僅有六、七成,因此無法做出一模一樣的成品
▲(圖/泥在Instagram)
後來,玲萱遇見了水泥藝術,她將從前學習的「壓克力直覺彩繪」技法運用其中,不特意構圖、使用不同的色彩交互灌製堆疊,僅憑當時的想法而作。
她解釋,水泥是項很特別的創作媒材,會根據溫度、濕度、含水量多寡呈現不同的多變效果,像夏天溫度高,乾燥的速度比較快,就會容易呈現塊狀分布的模樣,反之冬天,就能擁有較多流動的時間,容易產生漸層的視覺感,因此每次拆盆脫膜都是全新的驚喜。
享受未知,無懼命運
泥在的主打商品為水泥香氛蠟燭與小器、盆栽,其材料均使用回收廢棄水庫淤泥再製的「樂土」
▲(圖/泥在Instagram)
這種恣意與驚奇深深吸引著玲萱,也促使她決定暫且靠岸,結束前些日子的漂泊。「一個小小的開始,看會到哪裡去」,是她當初在「泥在」社群平台上打下的第一篇文字,原先這個專頁只是為了紀錄作品而生,沒想到竟意外促使她走上創業之路,不但開啟品牌經營,還順利進入誠品設櫃。
隨著新官網上線,泥在也推出新的時鐘與置物盤,藉由各種物件繼續傳遞生活的美好
▲(圖/泥在Instagram)
玲萱坦言,那時自己其實沒有想得太多,只是不欲設立場地且看且走,因為有時候一旦設下了目標,反而會因為害怕無法達到自己希望的結果,而停留在空想和害怕的階段,裹足不前。也因此,當誠品邀請她前去設櫃時,儘管有些害怕,她還是毅然決然答應,反正每一件事都是從零開始,就算失敗了頂多也只是退回原地而已。
除了實體通路和既定推出的商品外,玲萱也在社群上開放客訂盆器,有條件地提供討論空間,邀請大家共同創作出專屬植栽。藉由這樣的服務,她希望能讓大家一起享受如拆盆般未知的樂趣,期待拆開包裹那刻,揭曉獨一無二的紋理。
品牌雖小,初衷不凡
玲萱總會細心挑選適合新手的植物,希望提供大家愉快的種植經驗,進而擴及生活感受
▲(圖/泥在Instagram)
雖然說泥在的商品,每項都非日常的必需品,但有別於市售的制式盆器,素雅的色彩搭配與水泥獨有的細緻質地,的確能療癒生活的疲憊,提供靜謐溫暖的幸福。玲萱就曾收到一則回饋,表示自己雖然一個人住外,但自從買了小盆栽之後,每天打開房門,都像有個人在那裡守候著她一樣,很溫馨。
或許,這正是玲萱的初衷,與渴望的自我實現!即使離開金融業後,收入變得不再那麼穩定,但至少她不再只是「幫有錢人賺更多錢」,而是透過自己的雙手,為這個世界帶來一點溫度。
短暫停靠,持續追尋
▲(圖/花森植物美學室)
近期,玲萱除了將品牌的銷售重心轉往官網之外,也與板橋「花森植物美學室」展開新的異業合作,以泥在的盆器,搭配花森的植栽與花藝教學,期望經由不同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植物的迷人之處。
「人生就像是一個成為自己的過程」,每一個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是在練習不同的新角色。當談及明年的規劃時,玲萱笑說一切順其自然,因為機會永遠不知道從何而來。而編輯也相信,泥在對於玲萱來說,絕對不會是一個終點,在未來,她仍然會帶著自己整合出的信仰,持續向前追尋。
聖誕節與新年即將到來,如果你也喜歡泥在的商品與傳達的品牌理念,不妨也透過一盆植栽或是喜歡的香氛,在全新的來年,為自己注入些新的改變與勇氣吧!
延伸閱讀:
從皮件設計師到植療花藝師:草肉實堂主理人張葦葦,利用花草溫柔喚醒自療療人的本能直覺
在合理的限度下,兼顧維生和創作!tiger milk 主理人小虎的羊毛氈哲學:「心想事成」
※本文由女子學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