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敗選原因曝光!「3大關鍵」慘輸265萬票...下台一鞠躬

▲韓國瑜總統敗選,發表敗選感言。(圖/記者林敬旻攝)

▲韓國瑜發表總統敗選感言。(圖/記者林敬旻攝)

文/徐政璿

2020總統大選落幕,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敗選,國民黨支持者與韓粉們莫不失望,雖然韓國瑜在敗選記者會上將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說是努力不夠,但綜觀整個選舉過程,韓國瑜敗選的因素,除了外在的香港民主運動效應衝擊,無法擺脫落跑市長的罵名,以及難以突破韓粉同溫層拓展更多支持者,亦是另外兩個主要關鍵。

首先,韓國瑜在2018年地方首長選舉當中,以89萬票擊敗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的74萬票,雖然成功翻轉綠營執政20年的高雄,但卻在隔年4月就宣佈投入國民黨總統初選,落跑市長的罵名隨即上身,在地方上更引來「罷韓」的撻伐。

回顧韓國瑜決定參選總統,當時說法紛紜,藍營人士認為,去年4月時,黨內有志參選者的民調確實沒人比韓國瑜還高,韓國瑜自認能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一吐這3年來被民進黨追殺的怨氣。

另外,檯面上的藍營政治人物間也有人直言,若真的要建設高雄市,中央不理、不給錢,「你就是躺在那裡」,這是韓國瑜選總統的重要原因。當然也有敵對陣營的人唱衰,例如,當初找韓國瑜進北農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就說,因為前高雄市陳菊任內負債3000億,所以韓國瑜選擇落跑。

但不論韓國瑜真實想法為何,高雄市民與全國各地民眾的感受才是關鍵。當初綠到出汁的高雄市,民眾選擇把票投給韓國瑜,不外乎就是希望改變,在高雄市尚未有一番新氣象的情況下,韓國瑜就請假長達3個月選總統,落跑跟沒有具體市政成績,以及不斷被對手抓住「料不夠」的弱點,絕對韓國瑜三個被大扣分的地方。

第二個讓韓國瑜鎩羽而歸的原因是「成也韓粉,敗也韓粉」,韓流在去年九合一大選中狂掃後,韓粉自成一股勢力出征,無論在網路上或在競選活動中,創造出的聲勢的確不容小覷,相反地,不滿韓粉行徑者也另成一股與之抗衡的力量,而無法突破同溫層從選戰開打以來就一直是韓陣營頭疼的問題。

以韓國瑜在去年6月國民黨內初選在凱道舉辦大造勢為例,當時超過10萬韓粉湧入總統府前,一片紅通通的景象,讓藍營人士紛紛認為,「韓國瑜穩了」。不過,經過幾次大造勢後,藍營人士也發現,雖然各種選舉場合不動員就有多名韓粉自動報到,但選舉的打法上,並不能只依靠陸戰,因為造勢的用意在於鞏固原本的支持者,票源無法擴張,但韓國瑜仍依賴造勢,無法讓同溫層以外的人認同他。

「韓國瑜是因為空戰才贏得高雄市長。」親韓人士也坦言,韓國瑜自當上市長後,在短時間內無法拿出市政成績是一大罩門,另外在民進黨的網軍攻勢不斷,原本在一開始有反擊機會,但因為國民黨陷入分裂,韓陣營疲於應付黨內各種狀況,導致空戰上從去年6月後就被追著打,只能固守40歲以上族群,無法獲得40歲以下年輕族群的支持,也變成了韓陣營的大另一個罩門。

第三個讓韓國瑜吃虧的原因是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連帶掀起台灣年輕世代的共鳴,韓陣營早已預測民進黨一定會操作主權牌,因此會有激烈的意識形態對抗,但誰也沒料到這場運動竟然延燒半年,在兩岸政策與立場上,無法跟蔡英文做出一刀切的比較下,韓國瑜與國民黨的社會支持度自然會受挫。

換言之,香港的反送中效應讓民進黨在打選戰時一直有槍可以用,在國內「仇中」和「恐中」氛圍集結下,即便民眾對於民進黨施政的不滿,在做出選擇的這一刻,還是拋棄了韓國瑜,蔡英文在選前之夜高呼拒絕一國兩制後,拿下超過800萬張的總統票,還能讓韓國瑜下台一鞠躬,就是最好的證明。

▲韓國瑜總統敗選,發表敗選感言。(圖/記者林敬旻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