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頭腦。(圖/翻攝自《新華社》)
記者馬叔安/綜合報導
每到冬季,山西太原人都要喝由黃芪、煨麵、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製而成的小吃「頭腦」抵禦「數九寒天」,「頭腦」又稱「八珍湯」,從1632年(明崇禎五年)延續至今,原本是醫家傅山為母親調理身體發明的藥膳,如今傳承將近400年。
根據《中新社》,「頭腦」的核心是黃酒,在製作過程中要加入羊湯,加入酒糟,勾兌麵糊當中要不停地攪拌,傅山將藥膳配方和匾額贈予一位朵姓回民後流入市面。
外加腌韭菜做引子,經常食用有益氣調元、活血健胃、滋補虛損的功效,當地民眾多在早晨食用。太原當地民眾認為,到了農歷8月15以後每一個節令,特別是立冬、冬至、大寒、小寒這個季節喝頭腦對身體有益。因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來吃頭腦,因此素有「趕頭腦」的說法。
喝頭腦時佐食的「帽盒」,也是太原的風味特產,是一種烤製的麵餅,短圓柱形,中空,是用不發酵的麵粉加入椒鹽捏成兩片空殼,合在一起,入爐烤制,喝頭腦時把「帽盒」掰成小塊,泡在頭腦中食用。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