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談雄三飛彈增程的意義

2020年02月3日 14:36

▲雄三飛彈發射。(圖/翻攝自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網站)

●張誠/前雄三飛彈總工程師,現任中央大學企管系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副理事長、國會政黨聯盟發言人。

過年前,不少軍事迷在網路上討論雄三增程航程,也猜測了雄三增程的一些規格,例如長度、半徑、重量等等,國人關注國防科技的發展是好事。筆者以雄三老兵的身分,也想跟國人分享一下,個人對雄三未來發展的觀點。

雄三反艦飛彈有幾個特點:精準、超音速、存活率高、航母殺手。精準,2016年7月1日的誤射事件,雄三飛彈精準地鎖定並貫穿小漁船而「一舉成名」。雄三飛彈以二倍到三倍音速低空沿海面飛行,當敵艦偵測到雄三飛彈時,約只剩下20-30秒的反應時間,讓雄三的戰場存活率提高。誤射事件時,雄三飛彈的延遲引信「很合理的」未啟動自鍛破片彈頭,然而超音速航行,讓雄三飛彈有足夠的動能,贏得「航母殺手」的美名

雄三飛彈射程,從基本型的150公里,到增程型的300公里以上,有軍事迷表示雄三得射程越遠越好,最好到500公里、600公里。談到延長射程,先從需求面談起,雄三飛彈有艦載型及車載型,當初,在「先求有、再求好」的指導下,雄三飛彈基本型射程定在150公里,是考慮到台灣海峽的寬度;若以車載型佈署在澎湖,加上在台灣本島車載型機動佈署的雄三飛彈,150公里射程足夠掌握台灣海峽的制海權。

增程型300公里以上的需求,來自放棄外島佈署,以台灣沿岸車載型機動佈署為主,需要射程300公里以上的雄風飛彈,才能掌握台灣海峽的制海權。若將釣魚臺護漁任務考慮進去,釣魚臺離基隆約190公里,距離花蓮約280公里,300公里射程的雄風飛彈是必要的。若考慮到解放軍海軍進出第一島鏈的威脅,由台灣本島牽制宮古海峽及巴士海峽,400公里射程的雄三飛彈,就有它的需求存在。

雄三飛彈相對於同時期、類似規格他國的衝壓引擎攻艦飛彈,在此尺寸、重量上小很多、輕很多,這是由於中科院突破困難,在衝壓引擎微型化及衝壓引擎效率上領先全球。在此基礎上,雄三增程仍必須增加燃料所需要的空間及重量,也就是要有適當的發射載台來配合,這就是為何雄三增程沒有艦載型,只有車載型的原因,因為中華民國的成功級艦及沱江級艦無法負荷雄三增程飛彈。

▲雄三飛彈的試射畫面。(圖/中科院提供)

在戰場管理上,雄三飛彈雖「射後不理」,然而,飛彈發射前賦予雄三飛彈目標位置仍是必需的,換句話說,目標獲得的能力也是決定雄三增程是否有意義的關鍵因素,中華民國受制於現實環境,除非與他國建立聯合作戰機制,獲得超過400公里射程的海上目標,目前是有困難的。

相對於「增程」,筆者建議雄三飛彈可以在「電子作戰」能力方面再精進。當「誤射事件」剛發生,筆者接受媒體採訪時便提出「這下洩密了」,當時的意思,在提醒研發單位,要再加強雄三飛彈的「電子反反制」能力;誤射漁船是個極端的狀況,敵方可以此反推雄三飛彈的相關參數。這些參數的破解,一定是未來反制雄三飛彈的關鍵。

電子作戰的第二個面向是匿蹤,雄三在發展初期便重視在外型上降低雷達截面積,若能在匿蹤技術上,例如採用匿蹤塗料,再降低被偵測到的機率,也就是再提高雄三飛彈的戰場存活率,是必要的。

電子作戰的第三個面向是「複雜環境下精準鎖定目標的能力」。極少數的反艦飛彈是高空凌下攻擊甲板,是因為海浪的反射波會影響反艦飛彈上雷達(尋標器)鎖定目標的能力。接近岸邊的軍艦,岸邊陸地的反射波也會影響反艦飛彈上雷達(尋標器)的鎖定能力。若雄三飛彈的雷達(尋標器)可過濾地形的反射波,而能鎖定近岸軍艦,這對沿著大陸沿岸航行的解放軍軍艦,必定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簡單的做個結論,「增程」在數字上很振奮人心,在軟殺、電子作戰的作為上,提升戰力,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相信中科院在筆者退伍後的十年間,早就有所作為。

熱門推薦》

►台海進入「超級響尾蛇」時代

►美軍春節巡航南海 中美爭鋒白熱化

►看更多【張誠】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