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瘟疫蔓延時 人類史上最致命的十大瘟疫

▲瘟疫蔓延,為死神帶來「豐收」。(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人類史上的多場瘟疫蔓延,為死神帶來了「豐收」。(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1.   雅典鼠疫(公元前4304-前427年)

公元前430到前427年,雅典發生大瘟疫(鼠疫),造成近半數人口死亡,整個雅典幾乎被摧毀。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描述這場災難性的瘟疫說:「身強體健的人突然被劇烈的高燒擊倒,火紅的眼睛彷彿要噴出火來。喉嚨或舌頭開始充血、散發出惡臭,伴隨嘔吐和腹瀉而來的是可怕的乾渴。這時病人的身體疼痛發炎並轉成潰瘍,無法入睡或忍受床榻的觸碰,有些病人裸身在街上遊蕩,想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存活下來的人不是沒了指頭、腳趾、眼睛,就是喪失了記憶。」

2.  古羅馬「安東尼瘟疫」(公元164-180年)

「安東尼瘟疫」是因為傳染而引發生。史書描述得此傳染病的症狀為:劇烈腹瀉,嘔吐,喉嚨腫痛,潰爛,高燒熱得燙手,手腳潰爛或是生了壞疽,感到難以忍受的口渴,皮膚化膿。

從戰場上回到羅馬帝國的士兵,同時帶回來了天花和麻疹,傳染病奪走了兩位羅馬皇帝王的生命。第一位是維魯斯(Lucius Verus),於公元169年染病而死,第二位是他的繼承人、著名的「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略․安東尼(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在公元180年也因被傳染病逝。

九年後瘟疫再次爆發。羅馬史學家迪奧卡稱:當時羅馬一天就有2000人因染病而死,相當於被傳染人數的四分之一。估計總死亡人數高500萬。在一些地方,瘟疫造成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大大削弱了羅馬兵力。

3.   查士丁尼瘟疫(541-542年)

指西元541到542年在地中海世界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鼠疫,重創查士丁尼治下的拜握占庭帝國,高死亡率使拜占庭帝國人口大幅下降,勞動力和兵力銳減。對拜占庭帝國、地中海、歐洲的歷史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當時出現了許多詭異驚悚的畫面:當人們正在交談時,有人會開始不由自主的搖晃,接著就當場「仆街」。人們買東西時,站著站著,也會突然猝死。而最早感染鼠疫的,正是那些睡在大街上的窮人,鼠疫高峰期時,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萬人死去。

極度恐懼的官員不得不向皇帝查士丁尼彙報,死亡人數很快突破了23萬人,因為找不到足夠的地方埋葬,屍體被迫堆放在街上,整個城市散發著屍臭。查士丁尼本身也險些染病。在恐懼驅使下,他下令修建多座 能夠埋葬上萬具屍體的大型墓場,並重金招募工人來掩埋死者,阻斷瘟疫進一步擴散。不論男女、貴賤或長幼,大量的屍體覆疊近百層被埋葬在了一起。

這場鼠疫讓君士坦丁堡40%的市民死亡。後來它還繼續肆虐了半個世紀,直到四分之一東羅馬帝國的人口死於鼠疫。鼠疫引發的饑荒和內亂徹底粉碎了查士丁尼的雄心,也使東羅馬帝國元氣大傷,走向崩潰。

4.   黑死病(1347 – 1351年)

黑死病是人類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普遍認為是由鼠疫的細菌引發。關於黑死病的起源,專家們之間有很大的爭議。一些史家認為它開始於14世紀20、30年代的中國或中亞。在隨後的數年內由商人和士兵攜帶到俄羅斯南部克里米亞。

在14世紀40年代,流行病從克里米亞傳到西歐和北非。黑死病造成全球高達7500萬人死亡,當中歐洲的死亡人數為2500萬到5000萬。

黑死病是症狀是患者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稱為「黑死病」。對感染者來說,痛苦的死亡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

引發黑死病的病菌,是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跳蚤帶來的。14世紀時,黑鼠的數量很多。一旦疾病發生,即迅速擴散。14世紀20年代當這種瘟疫細菌再度爆發之前,它已經在亞洲戈壁沙漠中潛伏了數百年,之後迅速隨老鼠身上跳蚤中的血液四處傳播,從中國沿著商隊貿易路線傳到中亞和土耳其,然後隨著船舶被帶到義大利,進入歐洲。

歐洲密集的人口,成為黑死病的火藥庫。3年間蹂躪整個歐洲大陸,再傳播到俄羅斯,造導俄羅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5.   美洲瘟疫(16世紀)

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之前,美洲住著400萬到500萬的原住民,當中大多數都在後來16世紀幾十年間死去,有歷史學家甚至稱它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不過,奪走他們性命的最直接武器並非歐洲人的槍炮,而是歐洲人帶來的瘟疫。

歐洲人的疾病隨著哥倫布的第一次美洲之旅後開始蔓延到新大陸。腮腺炎、麻疹、天花、霍亂、淋病及黃熱病等,這些歐洲人早已適應的疾病,對印第安人卻極具殺傷力,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對此幾乎毫無抵抗力,尤其是麻疹和天花。因此阿茲特克族等中美洲原住民即使擁有歐洲人攻不破的城牆,但卻被外來的瘟疫擊潰。

6.  米蘭大瘟疫(1629–1631年)

1629年至1631年,義大利爆發了一連串的鼠疫,通稱「米蘭大瘟疫」。包括倫巴第和威尼斯,這次瘟疫造成大約28萬人死亡。「米蘭大瘟疫」是黑死病出現後的所有流行性瘟疫中,最後一次的大瘟疫。

1629年,德國和法國士兵將傳染病帶到義大利曼圖亞。在「三十年戰爭」裡,威尼斯軍隊感染了此病。當他們撤退到義大利中北部時,將疾病傳染給了當地人。當時米蘭總人口為13萬,在這場瘟疫中染病而死的人數高達6萬人。

7.  倫敦大瘟疫(1665-1666年)

「倫敦大瘟疫」是指1665年到1666年發生在英格蘭的一暢大規模瘟疫。在這場瘟疫中,有7.5萬到10萬人喪生,超過當時倫敦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它在歷史上被確定為淋巴腺鼠疫(bubonic plague)引發的大規模黑死病,人們透過跳蚤感染了鼠疫耶爾森菌。這場災難是淋巴腺鼠疫在英格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爆發。

記錄顯示倫敦的死亡人數從每周1000至2000人持續飆升,至1665年9月,平均每周有7000人死亡。直到深秋時,疫情才獲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到1666年2月,城市場被認為安全到可以接回國王。

與此同時,由於跟歐洲大陸的商貿交流,瘟疫傳到了法國。接下來直到1666年9月,瘟疫仍在蔓延。9月2日和3日,倫敦城遭遇了著名「世紀大火」,烧毁了大部分遭到感染的房屋,這反而造成疫情狀況好轉。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大部分被感染的人都已經死了。此後倫敦城在火災後的基礎上重建,獲得了新生。

8. 馬賽大瘟疫(1720 – 1722年)

1720年,馬賽遭到瘟疫侵襲,這是該市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災難,也是18世紀初歐洲最嚴重的瘟疫之一。1720年,法國馬賽突然爆發瘟疫,影響了整座城市和周邊城市,造成10萬人死亡。這場瘟疫來得快,去得也快,馬賽很快從瘟疫中恢復過來。只用了短短的幾年經濟就恢復過來了,並且迅速發展,貿易擴展到西印度群島和拉丁美洲。截至1765年,人口增長恢復到1720年之前的水準。

這場瘟疫不像14世紀發生的黑死病的破壞性那麼大。它結束得快,這跟法國政府採取的強硬措施有關。政府規定如果馬賽市民敢跟普羅旺斯及其它地方的人有任何來往或溝通,將被處以死刑。為加強隔離,政府還建立了瘟疫隔離牆。 愔況有如今天的封城。

9.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885-1950年代)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是指1855年始於中國雲南省的一場重大鼠疫。這場鼠疫以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更甚於從前而知名。它蔓延到所有人居住的大陸:先從雲南傳入貴州、廣州、香港、福州、廈門等地後,即造成達10萬多人死亡。然後從中國南方迅速蔓延到印度、1900年傳到美國舊金山,再波及到歐洲和非洲,10年間就傳到77個港口的60多個國家。

光是在印度和中國,就有超過1200萬人死於這場鼠疫。據「世界衛生組織」透露,這場災難一直延延續到1959年,它的特點是:疫區多分佈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區,連家中飼養的動物也傳出疫情。

10.  2003年SARS肆虐

2003年,大陸廣東省出現SARS病毒,短短3個月就席捲全球,面對未知病毒,給全球人類帶來了極大的恐慌。全球因SARS死亡人數為919人。跟歷次瘟疫相比顯得很少,但是對現代人的心理衝擊,卻是極為深遠。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