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把「成功」量化 120位傑出人士平均花10~15年才達職涯最高峰

▲成功,團隊,合作。(圖/pixabay)

▲成功沒有偶然,背後必須經過不斷磨練才能達到成就。(圖/pixabay)

文/劉炯朗

摘自/《劉炯朗開講:3分鐘拆解社會科學》

心理學家和認知科學家做了許多調查統計和分析, 芝加哥大學布魯姆教授(Benjamin Bloom)針對120個在各領域傑出表現的人,發現每一位都經過10年到15年的努力,才到達職業生涯的最高峰,這或許可以量化為「十年定律」或「一萬小時定律」。意思就是成功來自10年或1萬小時以上專注用心的練習,專注、用心的練習包括嚴師的關注指導,以及嚴謹自律的練習。用一天平均2小時完全專注用心地練習來算,1萬小時就是10到15年了。

臺上3分鐘,臺下10年功
這讓我想起古人說的「臺上3分鐘,臺下10年功」,這句話原來是指演員在舞臺上三分鐘精彩的表演,其實是來自10年努力的鍛鍊,這不就是科學家在諾貝爾獎的頒獎臺上、運動員在奧林匹克競賽場上、總統在就職演說的講臺上和外科醫師在手術臺上的成就嗎?

杜甫有兩句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正是1萬小時定律。「破」這個字有三重含義,一是翻了又翻,把書都翻破了;二是識破,把書讀得透徹了解;三是突破,能夠超越書本、創造出自己的理念,這個「破」不也包括前面專注用心的訓練嗎?

▲▼60年代,傳奇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帶起的「Beatlemania」(披頭四狂熱),被視為是現在追星文化的起源。(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英國傳奇樂團披頭四。(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披頭四的1200小時
搖滾樂歷史上最成功的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就是1萬小時定律的好例子。
1957年,16歲的約翰.藍儂(John Lennon)在英國利物浦組成樂團,15歲的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和喬治.哈里遜(George Harrison)先後加入,3個人都是吉他手,鼓手的位置直到1962年林哥.史達(Ringo Starr)加入才固定下來。他們於1962年開始出唱片,在歐洲巡迴演出,1964年到美國演出,轟動全球,他們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I want to hold your hand》、《Michelle》、《Hey Jude》、《Yesterday》等。半世紀以來,披頭四對流行音樂的影響非常巨大。

我要強調的是,1960年8月,披頭四得到一紙在德國漢堡夜總會演出的合約,雖然那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機會,漢堡算不上搖滾樂重鎮,賺的錢又不多,夜總會裡的環境和氣氛也不怎麼樣,聽眾更不懂得欣賞他們。但是,他們從1960年8月到1962年底,一共去了漢堡5次演出270天,在那裡一星期7天,每天5小時不停地演出,共計約1200小時。一個普通樂團從組成到解散也不一定會演出1200小時。那不就是不斷努力、不斷磨練的成果嗎?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神童莫札特也是磨出來的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200多年前寫的音樂,到了今天依然流傳廣遠,即使對古典音樂不熟悉的朋友對他的作品也不陌生。音樂評論家哈羅德.荀白克(HaroldSchonberg)給莫札特的評價是「大器晚成」。皮耶羅.梅洛格拉尼(Piero Melograni)的《莫札特傳》裡,也一再指出莫札特的自律和努力,以及他父親嚴格的要求;「音樂神童」只不過是刻意營造出來的形象罷了。

心理學家邁可.侯威(Michael Howe)在《天才的奧祕》(Genius Explained)這本書裡指出,以成熟作曲家的標準來衡量,莫札特早期的作品並不算出類拔萃,那時的作品很多都是由父親幫他記錄下來,甚至可能幫他修改過,而早期的7首鋼琴協奏曲,不過是把別人的作品重新編排而已。第一首被認為是石破天驚、無可比擬的鉅作,是他在21歲時寫的〈第九號鋼琴協奏曲〉,獻給當時法國的鋼琴名門之後、演奏家茱儂(Mademoiselle Jeunehomme)小姐的作品。鋼琴大師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AlfredBrendel)說:「當您聆聽莫札特早期的作品,若不事先知道作者是誰,大概不會想到那是莫札特的作品;但當您聆聽他的〈第九號鋼琴協奏曲〉時,會體驗到一份創新的、優質的感覺。」雖說莫札特之前也寫過許多出色的作品,但是經過十幾年的歷練後,才是一連串偉大創作的開始。

假如有人問莫札特最偉大的作品還包括什麼呢?毫無疑問地是他的4部歌劇,分別是30歲寫的《費加洛婚禮》、31歲寫的《唐.喬望尼》、34歲寫的《女人皆如此》和35歲寫的《魔笛》。莫札特從11歲起一共寫了22部歌劇,這4部都是30歲以後的作品,還有在31歲寫的《小夜曲》、32歲寫的《第四十號交響曲》,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比莫札特小14歲,年輕時,曾在當時已聲名大噪的莫札特面前演奏過,而且海頓(Joseph Haydn)是貝多芬的老師,和莫札特也有亦師亦友的關係。所以,貝多芬的部分作品可以看到莫札特的影響,特別是有名的《第五號交響曲》第三樂章,靈感似乎來自莫札特《第四十號交響曲》第四樂章開始的那一段。

我們講的許多例子來自2008年出版的《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當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電視上接受訪問時,主持人請他解釋書中所謂的「十年定律」,葛拉威爾問他:「您是一位有名的電視評論員,請問您經過多少年的經驗,才有現在這種勝任愉快、揮灑自如的感覺呢?」主持人回答:「10年。」

《劉炯朗開講:3分鐘拆解社會科學》(圖/時報出版提供)

★本文經時報出版授權,摘自《劉炯朗開講:3分鐘拆解社會科學》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