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沒發燒仍染病!陸專家坦言「病毒太難測」:一次陰性不代表排除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北京。(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民眾擔憂出現「超長潛伏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柯沛辰/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有些患者沒有出現發燒,自主隔離14天後仍染病,讓大陸群眾擔憂是否存在「超長潛伏期」。省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專家、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衛平回應,患者首發症狀不一定是發燒,而是輕微的呼吸道症狀,14天潛伏期的觀點基本上沒有問題,問題是初期的輕微症狀被忽略了。

陸媒《羊城晚報》報導,珠海有患者1月14日從湖北回到珠海,但直到2月12日才發燒確診新冠肺炎,引發民眾擔憂有「超長潛伏期」,甚至質疑14天後是否真的能自動解除隔離?

蔡衛平解釋,「潛伏期」是指患者感染病毒到首發症狀的時間,而非按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來計算,必須要有症狀出現,才能界定潛伏期。尤其新冠肺炎患者的首發症狀不一定是發燒,有些患者起初只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例如咽乾、乾咳,之後過了一個星期或10天才發燒。

蔡衛平舉例,珠海一名患者1月27日出現身體不適未發燒,自行服藥後緩解,但他早期是有症狀的,只是首發症狀在呼吸道,發燒時間比較晚,算起來潛伏期肯定沒超過14天。

蔡衛平說,這次疫情潛伏期相對難界定,就是因為一些患者前期症狀較輕,被忽略了。至於有沒有「超長潛伏期」的存在,他不敢打包票說沒有,只能說「即使有也是個案,不是普遍現象」,但按照現況來看,14天潛伏期依舊可以維持不變,大家不用過於緊張。

▲▼武漢肺炎,肺炎,消毒,新冠肺炎。(圖/路透社)

▲蔡衛平強調,一次陰性不代表能排除感染。(圖/路透社)

蔡衛平建議,有接觸史或從疫情重點區域回來的民眾,在隔離期間都應進行多次檢測,因為一次就檢測出陽性的概率在70%左右,要經過多次檢測才能準確判斷,所以檢測出一次呈現陰性,其實並不能作為排除的依據,尤其是一些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人,體內病毒量較少,能一次檢測出的機率也相對低。

他說,要進行比較標準取樣,有能力的話可以做鼻咽拭,沒能力的話可以做咽拭檢測,但要真正在咽部取樣。如果是一些在醫學觀察期的人,甚至可以去做肺部CT檢測,「一些人可能沒有出現症狀,但通過CT卻發現了輕微肺炎。」

不過,肺部發炎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CT不能作為病原學診斷,只能做為臨床診斷,因為增加CT檢測,只是多了一個檢測手段。蔡衛平指出,按目前狀況來看,感染者14天不出現症狀或症狀輕微是有可能的,不能僅僅因為14天內沒發熱就完全排除。

另外,浙江省中醫院16日也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出院並不代表完全康復,患者在恢復期間仍可能出現氣短、乏力、食慾不振、胃脹,出院並不保證這些症狀完全消失,患者仍須進一步調理、靜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