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聲大,雨點小 談《1917》的誤導

▲▼《1917》劇照。(圖/達志影像)★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1917》劇照。(圖/達志影像)★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

記者朱錦華/特稿

名導演山姆曼德斯問鼎奧斯卡多項大獎的《1917》,片名給人很大的期待,最後發現卻是錯覺:這是一個大時代裡的小故事。這種感覺,就像是該片在今年奧斯卡頒獎前和頒獎時的聲勢一樣:雷聲大,雨點小。

在西方的歷史書寫裡,「編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一些發生重大事件的年份,後來往往成為該重大事件的一個代號或符號。歷史學者、作家或藝術家在處理相關題材時,也喜歡使用這類符號,久而久之,讀者或受眾也有了一定的默契。

例如1492,多半人都會聯想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789年,不用說,一定是跟法國大革命有關。柴可夫斯基曾創作著名的《1812序曲》,稍為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他要說的是拿破崙征俄失敗的故事。進入20世紀,這套符號系統依然被廣泛使用。例如1914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41代表珍珠港事變、1968代表巴黎學潮、1997代表香港回歸(大陸)等。

那1917最重要的事件是什麼呢?當然不是一戰 時英國兩名傳令兵被派去喊停一場進攻。多數人都知道,1917年最「代誌大條」的,是俄國大革命!它總共有兩個回合:分別是(俄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這兩場革命跟俄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息息相關的。俄國加入「協約國」(英、美、法等國)對「同盟國」 (德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等)作戰。但參戰後暴露出俄國的貧窮與落伍,在戰場上屢屢慘敗,在國內則是經濟崩潰、食物短缺、民不聊生,最終引爆「聖彼得堡暴動」。接下來士兵叛變、內閣解體,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羅曼諾夫王朝結束。

然而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執迷不悟,讓俄國繼續參加一戰,造成國內惡劣的經濟雪上加霜,反戰勢力全面反彈。最終,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被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推翻,蘇俄共產政權成立!

由於蘇俄不斷「輸出革命」,日後共產政權席捲半個地球,嚴重左右歷史發展。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名義上」的共產國家存在著。追本溯源,1917是標誌著共產政權「橫空出世」的一年, 二者幾乎可說是像「連體嬰」般的密不可分。

電影《1917》的故事,其實可以在一戰期間(1914至1918年)的任何一年發生,沒有必然使用《1917》這個片名,之所以會用,據說因為這是發生在山姆曼德斯祖父身上的真實故事,而他入伍那年,正好是1917。不過我懷疑導演或製片方是刻意使用這個震撼史冊、氣場強大的年份作為片名,以撐起這個大時代殘酷戰場裡的小故事。

《1917》是一部拍得很用心的電影(包括很多人吹捧的一鏡到底攝影技巧),對戰場上及壕溝裡的許多細節也描繪得很細膩,但是它給我的感覺,還是跟想像中波瀾壯闊、赤焰千里的1917有很大的落差。

《1917》在今年奧斯卡慘輸給韓國片《寄生上流》(前者拿的都是小獎,後者拿的都是大獎)。倒不是說《1917》拍得沒有《寄生上流》來得好。而是說,在現代多數人心目中,一戰時大兵在戰場與壕溝裡的生命掙扎,跟當代社會貧富差距拉大、階級歧視、攀龍附鳳+飛黃騰達夢想被殘酷摧毀等切身問題比起來,似乎太遙遠了一點。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