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全台各校針對校園防疫均嚴陣以待。(圖/記者許展溢攝)
記者蔡玟君/綜合報導
因應新冠肺炎(COVlD-19),高中(含)以下學校及公立幼兒園延至2月25日開學,但開學後師生與家長該如何配合防疫、如何量體溫?《ETtoday新聞雲》整理出開學防疫懶人包,包括專校園每日環境消毒重點、停課標準,以及戴口罩時間點,告訴你開學後如何配合防疫。
▲開學後所有進出校園的學生及教職員工都必須量體溫。(圖/記者李毓康攝)
如何量體溫、發燒判定標準
教育部提醒,家長需在學生上學之前先幫小孩量體溫,若是耳溫38度(含)以上或是額溫37.5度(含)以上則視為發燒,額溫超過37.5度,需再量耳溫一次。此外,若是有咳嗽或非過敏性流鼻水情況,應告知學校後盡速就醫與在家休息,並通報學校,學校不會將其列入出缺席紀錄。
學生入校後,學校及教師應主動關心學生健康狀況,若學生有發燒、咳嗽或非過敏性鼻水等呼吸道症狀,應立即戴上口罩,避免傳染他人,並安置於單獨空間或與他人間隔1公尺以上的地方,以及維持空間通風,並安排專人陪同直到離校。台灣兒科醫學會也在日前宣布,會協助在每校指派1位醫師,提供防疫觀念及相關諮詢。
▲開學後需注意戴口罩時機。(圖/記者許展溢攝)
戴口罩時間
一般師生不需要配戴口罩,但若是看病、陪病、探病,以及有呼吸道症狀、慢性氣喘、先天心臟病者,還有外出也建議戴口罩。更特別叮嚀,在戴口罩及收口罩前,都要將手洗乾淨,避免污染口罩。
行政院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協助各級學校做好防疫準備工作,由教育部統籌整備學校防疫物資,已陸續配送額溫槍2.5萬支、酒精8.4萬公升、防疫備用口罩645萬片,至各縣市定的服務據點,提供各級學校、公私立幼兒園、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中心及部屬館所等領取備用。
▲洗手是最基本的防疫措施。(圖/記者許展溢攝)
洗手時間點
各界專家都指出,「勤洗手」是最基本的防疫措施,在用餐前、擤完鼻涕或上廁所,以及觸碰眼睛、嘴巴與鼻子前,還有師生間若是有接觸生病者,都一定要洗手。
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張鑾英主治醫師也提醒,洗手必須落實用肥皂或清潔用品,更重要的是「正確洗手」,除了大家熟悉的濕、搓、沖、捧、擦外,特別在「搓」的部分,透過7字訣─內、外、夾、弓、大、立、腕,徹底清潔手部衛生。
▲開學在即,不少小學老師自主消毒清潔教室,針對小朋友最常接觸的課桌椅門把做進行全面消毒。(圖/記者湯興漢攝)
校園每天消毒清潔重點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王采芷主任針對「校園環境衛生」方面提出建議,包括教室與室內維持開窗通風、讓空氣對流,能減少感染機會,此外也要備有充足的洗手設備,「乾洗手」無法徹底清潔,洗手台與洗手乳或肥皂仍是必須。
「每日環境清潔」、「重點消毒」更要確實,她建議每日清潔的環境包括:教室、用餐區、室內活動區、地板等;而「重點消毒」區包括學生經常接觸的物件表面,例如門把、開關按鈕、課桌椅、櫃子、玩具,可以用1:100比例調配的漂白水消毒後再清潔。
▲開學後學校要注意每天重點環境消毒清潔。(圖/記者林育綾攝)
她表示,每天針對一般環境,都可以用1:100的比例配置一桶漂白水使用,也就是500ppm的漂白水;但只要有體液髒污的環境(如:廁所、有嘔吐物等),可用濃度較高的1:10比例稀釋,而只要是配置的漂白水,都必須在24小時內「當天用完」,不可留到隔天用,否則有細菌產生。
▲為落實校園防疫,在校門口出現體溫異常的學童時,會被帶往健康中心等隔離室,由專責人員做初步評估及處置。(圖/記者李毓康攝)
高中與大專院校停課標準
教育部日前已公布停課標準,高中(含)以下,1班有1位師生確診病例即全班停課,1校有2位以上師生為確診病例即全校停課,1鄉鎮市區有3分之1學校全校停課,該鄉鎮市區停課。
至於大專院校停課標準為,有1位師生為確定病例,該師生所修/授課程均停課。有2位以上師生列為確定病例,該校(區)停課。停課期間為14天。
【更多校園防疫相關新聞】
>>>陳時中、潘文忠寫信給家長 教室消毒了、645萬片口罩備好了!
>>>配置漂白水「限24小時用完」!開學防疫「關鍵環境」必重點消毒
>>>開學在即!新北全力防疫備戰 侯友宜:進校門、中午都要量體溫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