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起院內感染 醫師籲:政府不要再拘泥社區感染定義

▲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圖/記者楊蕓攝)

▲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圖/記者楊蕓攝)

記者楊蕓/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台灣2月29日出現首起院內感染案例,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醫師1日出席立法院國民黨團記者會,他認為,第34例是典型社區型態,但醫院礙於法令規定,直到出現呼吸道症狀才送檢,導致住院第14天才確診,「如果政府早早說已出現社區感染、提高警覺,醫院起碼可以提早四、五天診斷,減少院內感染機會。」

王任賢指出,新冠肺炎跟SARS不一樣,SARS從關口直接進醫院,就是重症,一旦院內防疫沒做好,很快就爆發院內感染;新冠肺炎則是輕症為主,基本上在社區飄,因此程序是從關口再到社區、再進到醫院,「台灣的醫療系統經歷SARS後非常強大,我不認為這個病應該在醫院內爆發,因為SARS以後整備了17年,不該出現這個問題。」

王任賢分析,從第34例新冠確診案例顯示,病毒感染源是從境外、社區再到醫院,先因低血糖住院,到了7天發生呼吸道狀況才送檢,第14天檢測出新冠病毒,這是典型的社區型態,但醫院礙於法令規定,直到出現呼吸道症狀才送檢,顯示政府法令僵化,必須要有更大的彈性,讓第一線醫護人員有更大的權責能夠採檢疑似病人檢體。

王任賢強調,傳染病最怕就是延誤,再多的防護都已經沒有用,政府的政策應該要更明快,不要再拘泥社區感染的定義,讓第一線醫護人握有提早診斷工具,及早發現感染者,減少傳染機會。

王任賢強調,如果政府早早說已出現社區感染、提高警覺,醫院起碼可以提早四、五天診斷,減少院內感染機會,此外,過去診斷工具靠旅遊史,現在到了社區感染 ,應給我們更多工具,做個CT、快篩,或把既有感染診斷工具更開放,讓更多人能及早偵測,不要只限定在那幾個旅遊點回來的人才能做診斷。」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