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公衛學院舉辦抗新冠肺炎記者會,提到「加大社會距離」、「保持醫療能量」是目前防疫重要關鍵。(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為避免新冠肺炎(COVID-19)在台爆發社區感染,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3/2)日召開記者會建議政府以「全國動員」的方式圍堵與減災並行,並提出「古芬蘭式社交」人與人間距1公尺以上,拉開社會距離降低傳染率,包括大型聚會、校園、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甚至大眾運輸也建議要採取分流,公司行號分散上下班時間、遠距上下班課等;同時「保持醫療能量」也相當重要,才能「爭取時間」等待科學家研發疫苗,阻斷沒完沒了的病毒流行。
▲採取良好的「隔離檢疫」可降低第二波流行。(圖/記者林育綾攝)
台大公衛學院陳秀熙主任表示,醫療品質管控相當關鍵,目前台灣已從家戶感染到院內感染,如何避免社區流行是人人關心的議題,雖然我國疫情沒有像中高度傳染國家那麼嚴重,還是要做防疫模擬,台灣之所以能守到目前不錯的成果,主要是邊境管理的隔離檢疫做得好。如何預防第二波流行,避免讓病毒沒完沒了,仍要繼續採取良好的「隔離檢疫」以及「減害計畫」。
「減害計畫」包括在群聚上避免大型集會活動、必要時停班課等,個人防護上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還有環境防護上的清潔、消毒、通風。
陳秀熙特別提及效法「古芬蘭式社交」,也就是人與人間距至少1米,無論是排隊、搭車等,芬蘭人認為「距離就是禮貌」,而根據調查,這也確實能降低病毒傳染機率。
▲台大公衛學院舉辦抗新冠肺炎記者會,建議效法「古芬蘭式社交」,也就是人與人間距至少1米。(圖/記者林育綾攝)
陳秀熙表示,韓國的宗教群聚大型活動讓新冠肺炎爆發,顯示大型活動傳染力強,甚至是家戶感染的3倍,他建議大型活動能避免則避免,若非要舉辦,可以規劃以下防疫策略,包括:
1.減少集會人數:活動場合以能夠保持人與人距離1公尺為原則,設置門檻降低參加人數。
2.設置發燒篩檢:發燒者不得參加活動。
3.可疑接觸史集中隔離:調查參加者的接觸史,並讓有可疑接觸史的人集中隔離,安排在人群最後方,並與他人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
4.古芬蘭式社交距離:人與人距離至少1公尺,若是無法做到的活動場所,必須人人都戴上口罩。
▲▼台大公衛學院建議,大型聚會活動及遊行若必要舉行,應介入防疫策略。(圖/記者林育綾攝)
▲▼台大公衛學院建議,大型聚會活動及遊行若必要舉行,應介入防疫策略。(圖/記者林育綾攝)
詹長權院長也表示,「拉長人與人的社會距離」、「保持醫療能量」是目前防疫重要關鍵,他建議政府應該帶頭規劃、引導各大民間企業與機構執行,目前防疫就是在「搶時間」,讓科學家研發疫苗,而疫苗至少也要1年到1年半才可能出來,他認為不可能像美國說的3個月出爐。
在社區上的具體作為,包括可研擬線上或遠距上班上課、分段上下班課及休息,降低師生、通勤、群聚人數。在醫療方面,除了加強社會距離衛教、輕症個案自主管理等,也建議分散重症病患、擴大推動遠距醫療、讓慢性處方簽可自動延長並跨區、落實約診制度等來保持醫療能量,不要讓醫院負擔過重,醫護人員也要配置足夠的醫療防護措施,包括N95口罩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