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建議擴大辦理「遠距醫療」,避免醫院負擔太重而造成醫療體系崩潰。(圖/記者張一中攝)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正處一個朝向全球大流行發展的關鍵點,為避免台灣爆發社區傳染、步入武漢封城的境地,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3/2)日召開記者會,建議加大社會距離、推動遠距上下班課等;特別要「保護醫療體系及醫療人員」,例如擴大辦理「遠距醫療」、分層醫療、分流重症病患等,避免醫院負擔太重而造成醫療體系崩潰,否則對疫情有害無利。
台大公衛學院表示,COVID-19源頭的中國疫情依舊未見控制,以封城為防疫手段仍然持續中,但更令人擔憂的是,疫情在中國以外的國家迅速傳開,至今已超過50個國家,且不少都發生社區傳染,可以說新冠肺炎疫情正處一個朝向「全球大流行」發展的關鍵點。
而我國至今也發生多起不明感染源的COVID-19,顯示台灣疫情的流行模式已從原先「境外移入」、「家人密切接觸」的傳播,逐漸發展成「社區傳播」,可以預期在社區中,必將有更多數量的可疑感染者的疫情調查和感染管控,醫療院所也面臨需要照護、診治更多數量的輕重症病人。
▲要減少疫情傳播除了「加大社會距離」之外,「保護醫療體系及醫療人員」也是重要關鍵。(示意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提到,要減少疫情傳播除了「加大社會距離」之外,「保護醫療體系及醫療人員」也是重要關鍵。例如「重症病患分流」,過往許多家屬可能會指定要到某醫院治療,但如果一個醫院集中太多重症病患,負擔也會加重。
馬惠明院長也建議擴大推動「遠距醫療」,例如以視訊診療等方式,來幫助正在居家隔離或輕症的病患。他舉例,像韓國大邱確診從個位數突然衝到3千,病人恐怕無法每個都住在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可能會被安排至某些機構,那麼遠距醫療的完善相當關鍵。
而目前新冠肺炎的解除隔離條件,需要檢驗出3個陰性,換句話說在醫院會待得較久,因此建議「分層醫療」,將這樣情況的病患安排至其他空間。目前許多醫院開始落實「分艙」管理的概念,但是傳送者、清潔人員或探病家屬成為會流動、傳遞病毒的隱憂,因此建議沒事不要去探病。
除此之外,「篩查」也增加了急重症醫院的負擔,他建議政府廣設社區篩查站,而目前調查接觸史、旅遊史、體溫等篩查方式都越來越不可靠,他也呼籲要增加民間的篩查能力,需要更多的篩查方式來防疫。
▲馬惠明院長建議醫院的人更要做社會隔離,在醫院裡也要維持安全社交距離。 (示意圖/記者張一中攝)
而醫院的內控也相當重要,他建議其實醫院的人更要做好社會隔離,在醫院裡也要維持安全社交距離(1公尺)。而且除了勤洗手之外,不只是建議生病的民眾要戴口罩、盡量不出門,「接觸過生病病患的人」也最好不要出門,若外出也務必要戴口罩。
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院長、陳秀熙主任也建議「加大社會距離」,認為政府應帶頭開始規劃,包括大型聚會及公共場所「人與人間距1米」,甚至大眾運輸也採取尖峰分流、上下班課分流、研擬推動遠距上下班課等。詹長權院長認為「我們現在還能這樣做,為什麼不做?」萬一疫情擴散到像武漢要封城的地步,對經貿或人民的身心健康更不好。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