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蟲病」未治療致死率60% 外來種銀合歡多藏病原

2020年03月4日 18:58

▲▼恙蟲病。(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

▲恙蟲吸飽體液後的模樣。(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

實習記者簡立宇/綜合報導

台師大生命科學院與衛福部疾管署共同研究發現,阻礙原生植物生長的外來種「銀合歡」,提供恙蟲生存的溫床,而恙蟲若感染「立克次體」後叮咬人類,則可能傳染「恙蟲病」。台灣每年確診病例數在350到500例之間,感染者若未即時治療,死亡率高達60%。

銀合歡(White Popinac)原產於中美洲,最早在1640年由荷蘭人引進,用來當作豬牛的飼料、薪材,或當作造紙原料。然而銀合歡的排他性極強、耐旱耐鹽,被用來當作荒地造林的樹種,譬如寸草不生的「月世界」也能見到銀合歡的蹤跡。

台師大新聞稿指出,銀合歡的繁殖力驚人,每年光一株就能長出上萬顆種子,在澎湖,銀合歡的密度可達到每公頃3到5萬顆,而每平方公尺土壤中更能含有2000顆種子,要根除銀合歡非常困難。

台師大生命科學院副教授郭奇芊和疾管署王錫杰博士共同領導的團隊,比較「澎湖縣湖西鄉銀合歡林地」、「耕作地」以及「住家附近」三種棲地環境,並從1323隻臭鼬、家鼠、褐家鼠等小型哺乳動物取樣發現,銀合歡林地的恙蟲數量較高,且不會隨季節改變。

▼恙蟲病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蟲所傳播,潛伏期9到12天,叮咬位置會形成焦疤。(圖/記者黃孟珍翻攝)

▲陳男到醫院就診,醫師診視前胸發現1顆無痛性焦痂             。(圖/記者黃孟珍翻攝)

研究也發現,臭鼬和黃腹鼠雖然身上帶有相同種類的恙蟲,然而傳播恙蟲病的主要媒介「地里恙蟎」(Leptotrombidium deliensis)寄生臭鼬身上不易,無法順利從宿主身上獲得養分,因此如果臭鼬出現,人類反而有較低機率被恙蟲叮咬。

該研究成果刊載於公共科學圖書館《被忽視的熱帶疾病》(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期刊中。研究發現,社會經濟改變也讓人類健康受到外來物種影響,可能造成傳染性疾病爆發,且難以被根除。

根據疾管署網站,恙蟲病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蟲所傳播,主要宿主是老鼠,因此老鼠經常出沒的草叢與樹林就會成為疾病的溫床。這種病普遍出現在花東及離島地區,台灣每年約有350到500個病例,潛伏期通常為9到12天,伴有發燒、頭痛、出汗、結膜充血等症狀,被叮咬的部位會形成成焦痂(eschar),發燒一週後會出現暗紅色丘疹,並擴散四肢。若未即時妥善治療,死亡率可高達60%,即時治療後死亡率可小於5%。

▼恙蟲棲附在臭鼬的耳朵上。(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

▲▼恙蟲病。(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

疾管署在2019年7月取得「恙蟲病快速抗體檢驗試劑」專利,由7種診斷恙蟲病抗原以及4種台灣常見菌株組合,比傳統「螢光染色」檢驗方法更有靈敏性,4小時能完成96個檢體檢測與分析。

疾管署也呼籲,到野外、樹林最好穿著長袖長褲,皮膚裸露處可用政府核可的防蚊蟲藥劑,返家後應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以及有無出入郊區、草叢等暴露史,以供醫師臨床診斷治療參考。

▼銀合歡超強的生命力,連荒地也能見其身影。(圖/flickr/cc2.0 by阿橋 HQ)

▲▼銀合歡。(圖/flickr/cc2.0 by阿橋 HQ)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