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參訪馬里蘭州的疫苗研究中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張嘉晏/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爆發初期,病例多集中在中國及鄰近國家,不過延燒多月至今,歐美國家的確診數大幅激增,「佛系防疫」更是讓許多台灣人不解。住在美國加州的牧師Benjamin Chen日前就在臉書上盤點美國政府的防疫缺失,分析文傳到台灣的PTT上,也引起鄉民大量關注。
UCI分子生物博士、曾任社區大學教授的Benjamin Chen現為一名牧師,他表示,疫情初在中國爆發時,很多人都抱怨中國當局隱瞞疫情、檢測不足、封城機制太慢才實施等。他感嘆,然而輪到歐美國家「上考場」時,也許政府並無隱瞞疫情,但因反應遲緩,「最後發生的結果不是也類似?」
Benjamin說,他並不是要為中國政府開脫,只是想表達對於歐美現況的失望,雖然美國表面上很早就阻止中國人入境和撤僑,但這僅是國力的展現,「美國對外的國力絕對很強,但對內就不一樣了。」
▲美國在1月底就包機將滯留武漢的僑民撤回加州的安大略國際機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Benjamin舉例,一名朋友的美國同事2月從中國出差回家,機場人員不但讓他輕鬆入境,也沒要他在家隔離14天,甚至還告訴他可以外出買東西,但盡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就好了。
Benjamin說,他另一名美國朋友結束郵輪旅程回家,明明已經有咳嗽、胸悶症狀,入關時卻都沒有經過體溫檢測,也沒有被問旅遊史、接觸史,更遑論填寫檢疫表格,「很多朋友從亞洲、歐洲來,也都是類似的經驗。這不是假新聞,而是真實的經驗。」
再來他提到「口罩不夠」的問題。他認為,隔了一個太平洋的美國,明明比亞洲國家多了1.5至2個月的時間可以預備口罩,沒想到卻因為太輕忽而浪費掉這段黃金時間。反觀台灣最早在1月就禁止口罩出口,其他國家在2月時也匆匆跟進,美國好不容易3月時終於宣布要管制,但口罩不是早就被寄到海外,就是已經被不肖商人上網轉賣發大財了。
▲原PO認為美國明明有能力和時間好好準備口罩,防疫動作卻太鬆散。(圖/記者周宸亘攝)
Benjamin說,根據醫界朋友透露,美國其實還有「試劑不夠」的問題。他指出,一開始,美國各州醫院根本就沒有檢測試劑,所有的病例都要送至位於亞特蘭大市的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檢測,因此造成大塞車。
他表示,之後地方醫院雖然都有試劑了,但若確認為陽性,還是得送到CDC再確認後才能公布。直到3月初,政府才開放讓地區醫院自行檢測、公布,所以大量確診病例才隨之爆出,而白宮也對外承認有試劑不夠的問題。
Benjamin指出,有可能是因為試劑不夠、或是其他政策的關係,在美國要進行檢測是有困難的。他表示,一名有旅遊史的朋友出現了咳嗽、胸悶、發低燒症狀,想自願花錢做新冠肺炎篩檢,卻被打槍回覆「沒有發燒就不符合檢測標準」,要他自己在家裡休息,若真的呼吸困難再去急診室,「但實際上有蠻高的%的確診者是沒有發燒症狀的。」
Benjamin還擔心,先不提高昂的檢測費用,許多非法移民更是不敢去看醫生,深怕自己會因此被驅逐出境,「所以被感染的一定比被報出來的多很多。」
▲美國醫療制度讓防疫出現漏洞。(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最後他指出,美國的文化,就是「病了才戴口罩、醫療制度昂貴又散漫、各州不易整合動員」,再加上當地人相當注重人隱私,不會公布太多病患的訊息及曾去過的地方,不強調需要多注意的高風險接觸人群。他認為,這樣說好聽一點是「保護隱私、不製造恐慌」,但此舉也已經讓防疫更加困難,已得病的人可能自己也不會知道。
Benjamin說,自己不是要批評任何醫護人員或是政治人物,只是就當地的制度和文化,這次的防疫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但即便如此,他仍鼓勵在美華人以正面的態度,共同配合政府度過難關。
最後他也參考心理學博士林慈敏的呼籲,提醒大家在這段時間以電腦上3個鍵「Ctrl、 Alt、 Del」提醒自己,每天控制(Control)接收新聞的時間,以免超過自己的負荷,反而造成焦慮,應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放鬆身心。
第二點則是改變(Alternative),藉由陪伴家人、多休息、運動等方式,把負面能量傳為正面能量。最後則是消除(Delete)負面思想,多專注在正面思考上,想想其他值得感恩的事情等等,「祝福大家平安!」
※本文僅代表Benjamin 牧師個人看法,不代表教會立場。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