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將資助企業把生產線從中國撤出。(圖/路透)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受到從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之一的日本供應鏈受到重創,為了疫情過後能夠刺激經濟,將資助企業22億美元,把製造商的產線從中國撤離。該政策將如何影響首相安倍晉三多年來為恢復與中國的關係所作的努力還有待觀察。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報導,這次追加預算的目的,試圖彌補這一次流行病造成的破壞性影響,包括提供22億美元(折合新台幣660億)把生產線轉移到其他的國家,詳細的執行細節會在線上公布。
此舉恰逢慶祝兩國關係友好的時刻,原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本月初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但是,由於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原本是10年來首次的重大訪問,被推遲了一個月,而且還沒有定出新的訪問日期。
在正常情況下,中國應該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但由於疫情導致工廠關閉,2月份從中國的進口量下降了將近一半,這反而造成日本必要零件的製造商望之卻步。
這項決策重新燃起了日本企業是否應該「減少依賴中國當作製造基地」的討論,上個月,政府未來投資小組討論了將高附加值產品的製造轉移回日本,以及將其他商品的生產多樣化到整個東南亞的必要性。
日本研究所(Japan Institute)的經濟學家Shinichi Seki說,將會發生一些變化,一些在中國生產用於出口的商品,背後的日資公司已經在考慮搬遷,(政府)預算的資助肯定會增加(搬遷)動機,但是,為中國國內市場製造的汽車製造商等,可能會保持現狀。
當被問及此舉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北京的簡報會上說,「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恢復經濟發展,在此過程中,我們希望其他國家能像中國一樣採取行動,並採取適當措施,以確保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盡可能小,並確保對供應鏈的影響盡可能小。」
▲中日關係在疫情初期階段似乎改善了兩國的冷漠關係。(圖/翻攝自微博)
中國爆發新冠肺炎的初期階段,似乎溫暖了兩國之間長久以來的冷漠關係,日本以口罩和防護裝備的形式,提供了援助,在一個案例中,一船貨物伴隨著中國古代詩歌的片段,得到了北京的稱讚。
然而,日本許多民眾傾向於指責中國對早期疫情處理不當,而且指責安倍政府,沒有儘早阻止來自中國的遊客。
▲解放軍軍艦在疫情期間還是經常靠近東海的爭議海域。(圖/翻攝環球時報)
與此同時,其他使鄰國之間產生分歧的問題,包括關於東海的領土爭端,使它們在2012-13年度接近軍事衝突,直到最近也沒有解決的方案。在整個危機期間,中國解放軍繼續在日本管理的島嶼附近巡邏,日本稱,週三有四艘中國軍艦進入其視為領海的區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