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男子流行髮型趨勢 古裝控看完長知識

▲▼《梨泰院》殺青照曝光! 朴敘俊「栗子頭」7個月剪42次髮。(圖/翻攝自IG)

▲前陣子爆紅的「栗子頭」,讓不少男生跑去剪同款髮型。(圖/翻攝自IG)

記者洪菱鞠/綜合報導

韓國男星朴敘俊的「栗子頭」,前陣子在時尚圈爆紅,看起來呆萌,實則帥氣有型,不少男生指定要剪同款髮型,雖然說時尚的完成度在於臉,但起碼有跟風,走在潮流的尖端。每個時代都有不同流行髮型,相較於現代追求好看,中國古代男子頭上頂著的髮型樣式,具有更多社會象徵意義,藉此判斷年紀、身份或民族。

以下精選摘文摘自《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地表最強的66堂中國歷史穿越課》,麥田出版授權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篇咱們講了,古代的男子也是長髮及腰的,但在公眾場合,一般不會讓它飄起來,而是要把頭髮梳起來盤成髮髻。古代男子的髮式,不僅具有美學價值,而且更多體現的是 社會的象徵意義。每個時代的社會情況不同,男子的髮式也隨之演變。

上古時代,沒有禮教約束,男子的髮式比較放飛自我,頭髮都是散著的,被稱作「披髮」。慢慢地,中原地區出現了將頭髮梳起來盤成髮髻的習俗,被稱作「綰髻」。綰髻就是把頭髮都集中攏到頭頂,在頭頂盤出一個髮髻,最開始是一個小團狀,後來逐漸變成錐子狀,也稱「錐髻」。古人之所以選擇這樣的髮式,可能因為這樣方便勞動。

周朝制定禮法,確立了冠服禮俗制度,男子的綰髻也成為定制。綰髮時將頭髮全部束至頭頂,然後戴個小冠,並用笄(也稱「簪」)橫穿冠下的小孔把髮髻固定住。身分低微的人,就用一塊包頭布把髮髻包裹起來。小孩子是不綰髮的,一般是散著或者梳小辮子。等到二十歲成年了(民間多在十五歲),就要舉行成人儀式,名曰「冠禮」,意思就是可以綰髮加冠了,所以從古人的髮型也能看出他們的年齡。

▲許凱、白鹿《招搖》像是男女主角互換劇本。(圖/翻攝自微博/招搖)

▲古裝劇中常見男子半束髮造型。(圖/翻攝自微博/招搖)

古人的綰髻束髮是全束的,不會留下一部分散著。今天的古裝劇中,很多男子是半束髮,一半梳成髮髻,一半散著飄在腦後,看起來飄逸帥氣,但這不符合真實的歷史。剛才說過,髮式還具有社會功能─區分華夏和夷狄。綰髻束髮是華夏正統的標誌,只有被看作是夷狄的少數民族才會散髮或編成辮子。中國古代只有在南北朝時出現過半束髮,那時候北方遊牧民族南下,遊牧民族盛行的披髮對中原產生了影響,開始流行半束髮的髮式。半束髮是胡漢結合的表現,存在的時間很短。在周朝之後的絕大多數時間裡,中原人都是綰髻束髮的。

不同時期的區別就在於髮髻外面的佩飾有所不同。周朝至漢朝,髮髻上是戴冠或包頭巾。唐宋時期流行戴「襆頭」,襆 頭是類似帽子一樣的飾品。唐與宋的襆頭區別也很大,唐朝的襆頭帽頂是圓弧的,且帽後的兩腳是下垂的,有點像耷拉下來的兔子耳朵;而宋代的襆頭帽頂是平的或矩形的,帽後 的兩腳是平直的,而且很長很長,很像飛機機翼。據說將襆 頭加長是宋太祖的決定,因為他討厭朝會時大臣們在下面竊竊私語。將襆頭加長後,大臣們就不敢相互靠近,因為襆頭容易撞臉。

遼金元三朝,北方遊牧民族再次入主中原,遊牧民族髡髮留辮的習俗開始在中原流行 起來。髡髮是將頭頂部分的頭髮剃除,只在兩鬢或前額留下少量頭髮,這些頭髮一般會梳成辮子,也叫留辮。在中原王朝統治時期,髡髮是一種刑罰,人犯罪了就把你頭髮剃光,以示懲戒,但少數民族平時就有髡髮的習慣。遼金元三朝統治者就是少數民族,為了表示 順從,其統治區域內的漢族人便也跟著流行髡髮。特別是元朝時,不光中國實行髡髮,就連在元朝控制下的高麗國也是髡髮。高麗元宗的世子忠烈王,早年在元朝生活,歸國繼位後,就在高麗主張儘快實行髡髮,與元朝官方髮式保持高度一致。

▲《如懿傳》乾隆、如懿。霍建華周迅。(圖/如懿傳微博)

▲就算是大家熟悉的清代男子辮髮,在清朝前中後不同時期也各有演變,出現「鼠尾辮」、「蛇尾辮」、「牛尾辮」等不同。(圖/如懿傳微博)

明朝時期,又恢復了綰髻束髮的髮式,可是僅僅過了兩百多年,遊牧民族又回來了。 清朝建立,中國再次開始髡髮留辮,而且清朝政府對髮式的要求異常苛刻,將是否髡髮留 辮視為是否歸服清王朝的標誌。不剪髮留辮,就是不服從清朝的統治,是要殺頭的,以至於清初還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說法。清朝人留的辮子,不同時期的樣式也不盡相同。早期的辮子短而細,被稱為「金錢鼠尾」,中後期辮子就粗又長了。

古代男子如此重視髮式,一旦脫髮了就會更鬧心,怪不得杜甫會哀嘆「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