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症初期5天最具感染力 RNA峰值高出同時期SARS病毒1000倍!

2020年04月20日 07:00

▲ 新冠肺炎「無症狀者」更具感染性。(圖/謝祖怡提供)

  ● 謝祖怡/臺中榮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教學部師資培育科主任

雖然是4月1日發表,卻絕對不是愚人節笑話!德國慕尼黑、柏林/英國劍橋團隊在《Nature》這篇研究(Wölfe R, et al. Virological assessment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2019. Nature (2020).  )以和SARS對照的方式,明確顯示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許多不同,更有力的支持「無症狀者具有感染性」的觀點。

雖然論文目前可公開下載的是早期版本,因為內容堪稱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發生以來最重要的一篇臨床研究之一,還是要和大家分享。

▲ 新冠肺炎輕症初期5天最具感染力。(圖/謝祖怡提供)

第一個重要發現,在只有輕微症狀的頭5天裡,新冠病毒可在咽喉及肺部活躍複製,初期這5天最具有感染力

但自第9天起,儘管患者的樣本裡還能驗出相當高的病毒量,不過再也不能成功從中分離出具感染力的病毒。

對比SARS病毒,SARS時病毒量一般在出現症狀7-10天後才會達到最高峰。

新冠病毒很特別,「出道即巔峰」,在出現症狀的5天內,RNA就到達巔峰值。而且峰值可以高出同時期SARS病毒1000倍!或許就能說明為什麼新冠肺炎(COVID-19)能有如此驚人的傳染力。

▲ 新冠病毒在出現症狀的5天內,RNA就到達巔峰值。(圖/謝祖怡提供)

第二個重要發現,是可測得病毒基因量不一定就代表傳染力,影響感染力的因素包括:(A)症狀出現後時間;(B)病毒量;(C)不同檢體採集來源;以及(D)血中抗病毒抗體轉為陽性。

(A)症狀出現後時間

初期前5天最具感染力,但自第9天起,沒再能測出感染力。

(B)病毒量

病毒濃度 6.00 Log10 RNA copies/ml,或可做為取代PCR陰性反應作為的傳染力指標。

這點如果可證實,很多臨床已無症狀又已完成隔離10天以上確診病患,就至少能離開負壓隔離病房,釋出珍貴的醫療資源。

(C)不同檢體採集來源

在許多不同檢體中(包括糞便),都能發現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基因,但傳染力就不同。

例如感染力就以「痰液」最高也最持續 ;相較之下,糞便中PCR病毒量雖能測得,但均未能分離出活性病毒。

因此,「呼吸道保護」仍可能是預防新冠肺炎感染的最重要關鍵因素。

▲ 新冠肺炎感染力以「痰液」最高也最持續。(圖/謝祖怡提供)

(D)抗病毒抗體陽性血清轉換(seroconversion)

抗體轉陽之血清轉換(seroconversion)不代表病毒立即消失,但轉陽後有助病毒量下降加快。

要留意的是,臨床症狀消失,不一定代表新冠病毒量減少

▲ 可使用SARS-CoV-2抗體進行免疫螢光法IIF及IgG/IgM抗體量測。(圖/謝祖怡提供)

第三個重要發現,是可使用SARS-CoV-2抗體進行免疫螢光法IIF及IgG/IgM抗體量測定新冠肺炎病患產生血清轉換。

7天時約50%,14天可全部轉為陽性。研究也顯示,其他4種Co-V抗體間也具有共通性。

這篇研究結果有諸多值得參考,調整目前新冠肺炎診療臨床決策之處,期待大家能在祖怡的摘要及連結的網文,而快速吸收,更期待同為醫療人員的夥伴也能閱讀原文。

熱門點閱》

►  趙曉音/蒸口罩有用?台灣正上演國王的新衣

►  藍弋丰/別笑葉毓蘭炸口罩 「布口罩」才能解決口罩之亂

►  「口罩重複使用」是大忌!80度乾蒸口罩無顯著殺菌效果

►  官司打12年獲清白 台大名醫怨「司法沒有保護我!」防衛性醫療將成趨勢

►  何志偉/現在換我們守護時中,部長已連續工作八十多天,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  為何蝗災的蝗蟲,連鳥都不敢吃?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謝祖怡」個人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