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供應鏈! 上財研究:中國這些產業「尤其嚴重」

▲▼GDP,繁忙的江蘇連雲港港口集裝箱碼頭。(圖/CFP)

▲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鏈,並反應在大陸的進出口和個別行業表現上。圖為江蘇連雲港港口集裝箱碼頭。(圖/CFP)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供應鏈受到嚴峻考驗,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2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就點出,疫情對中國機電、紡織、服裝等產業帶來的影響「尤其嚴重」,不但在短期中加劇了中國經濟下滑的壓力,也對中長期發展構成挑戰。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4月23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報告認為疫情對全球化的世界經濟構成了重大衝擊,並在多個方面對中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習近平親自赴浙江 視察寧波舟山港港復工。(圖/翻攝自新華網)

▲為確保復工復產順利,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親自赴浙江 視察寧波舟山港。(圖/翻攝自新華網)

報告首先點出,2020年第一季,大陸貨物進出口總額按人民幣、美元計分別年減6.4%、8.4%。其中出口總額按美元計年減13.3%,反映了疫情重挫世界發達經濟體消費信心,引發生產活動的「急劇收縮」,嚴重拖累了中國的商品出口,也縮減了中國對全球產業鏈的供給。

內容以全球價值鏈參與(backward participation)的角度分析,指稱「出口中包含外部增加值比例越高的行業,受到疫情的影響也將越大。」譬如計算機、電子產品和光學產品製造、電力設備製造(約30%);焦炭和精煉石油產品製造(約35%)。

此外,若某些行業用於出口的中間品進口投入比例較高,則其受外部影響也越大,譬如計算機、電子產品和光學產品製造、電力設備製造(約53%);紡織品製造(約43%);電子設備、化工、基本金屬製造(約30%)。

報告認為,為應對疫情造成的國際產業鏈斷供,各國將不得不被動補全國內生產線。此舉導致了全球產業鏈的萎縮和貿易保護主義的趨勢性強化,同時,全球貿易風險的增加,也會進一步削減外商直接投資(FDI),導致全球生產性資本在長期內將出現再分配與再平衡。

►「美麗最大的祕密」「就是買進來變美麗」

▲新冠肺炎(COVID-19)防護路線圖。(圖/黃麒文 製作)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