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連續4天零確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30日凌晨在臉書PO文表示,假如維持零確診的天數增加,是不是有機會恢復往常的生活,「我必須殘忍地跟大家說,不管台灣零確診的天數有多少,以前那種出門不用戴口罩、可以自由出國旅行的日子,幾年內是回不去了!」
▲民眾戴口罩拍攝懸日。(圖/記者林敬旻攝,下同)
謝宗學在臉書粉絲專頁「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的PO文中提到,隨著零確診的天數增加,一定有人會問,是不是繼續這樣保持下去,就有機會回到以前安穩的生活,但其實不管台灣保持幾天零確診,出門不用戴口罩、可以自由出國的日子,幾年之內恐怕是回不去了,因為不管是疫苗還是解藥,最快也要1、2年的時間研發以及試驗,甚至有一定機率會失敗,需要全部重來。
謝宗學認為,要出現對抗新冠病毒有效且安全的疫苗或藥物,絕對需要大量的時間研究,雖然台灣的死亡病例數僅6例,但每天全球仍有許多生命因為染病消逝,全球疫情並沒有大幅度趨緩,「我們必須認清,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不是暫時的生活模式,必須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慢慢演化成生活習慣,最後像每天一定要吃飯、喝水般,變成生活的必需行為。」
▲防疫期間幾乎到處都有呼籲民眾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的告示。
謝宗學指出,只有這樣才能守住台灣不爆發大規模社區疫情的防線,只有嚴守個人生活規範,才有可能維持「幾乎正常的生活」。他還在文末引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的話,能否放寬防疫限制要看民眾的表現,希望大家能嚴守個人生活規範,確實執行,守住這條線,生活就有機會接近正常化。
此外,指揮中心在29日的記者會上也提醒,近期新增個案數趨緩,出院個案數穩定上升,兩者曲線差距逐漸縮短,顯示國內疫情已得到控制,且仍保留醫療量能以應對突發狀況,但民眾還是要維持警覺,五一連假落實防疫措施,如有不適症狀應戴上口罩就醫,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運輸,降低疫情傳播風險,確保得來不易的防疫成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