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建築微氣候資料庫」再進化!測站倍增全台都有 助海科館夏季用電下降10%

2020年05月8日 15:32

▲台達創辦人暨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表示,善用微氣候資訊,將能為建築帶來極高的節能濳力。(圖/台達電提供)

▲台達創辦人暨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表示,善用微氣候資訊,將能為建築帶來極高的節能濳力。(圖/台達電提供)

記者楊絡懸/台北報導

台達基金會「Green BIM建築微氣候資料庫」測站持續擴大範圍,今年將氣象資料測站數由上線之初的13個測站,拓展至26個涵蓋台灣本島各縣市,讓建築師得以利用更精確的資訊打造節能建築,也協助海科館於夏季尖峰時刻下降10%用電。

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台灣建築中心三方合作發起,委由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自2017年開始建置的「Green BIM建築微氣候資料庫」,此次新版本擴大測站範圍,將氣象資料測站數拓展至26個涵蓋台灣本島各縣市,讓台灣本島各縣市至少有一個測站,資料解析度也持續精進。

▲由左至右分別是台達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氣象局代理局長鄭明典、氣象學會會士暨台大大氣系終身特聘教授陳泰然、氣象局副局長程家平、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等建築與氣象兩大領域的專家,均透過影像分享資料庫應用和節能實績。(圖/台達電提供)

▲由左至右分別是台達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氣象局代理局長鄭明典、氣象學會會士暨台大大氣系終身特聘教授陳泰然、氣象局副局長程家平、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等建築與氣象兩大領域的專家,均透過影像分享資料庫應用和節能實績。(圖/台達電提供)

台達創辦人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表示,建築占目前全球用電的51%,如果依照各地的微氣候資訊事先做好節能設計,便具有極高的節能濳力;在舊建築的改造或管理上,甚至可以導入氣象預報資料於建築的耗能設備運作,不僅有助於減少電費成本,也降低了尖峰時刻的能源使用。

主導計畫案的台灣大學大氣系特聘教授陳泰然表示,建築微氣候資料庫被建立之後,許多大學教授、建設及建築公司皆反應資料庫非常好用;2019年更擴大氣候服務的應用,與基隆海科館合作,利用氣象局短期氣象預報做到調適工作。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過去一年與基隆海科館合作,進一步將氣候資訊運用於空調設備管理上,透過掌握當日不同時段的溫濕度,決定開啟空調冰水主機的時間和機型,幫助海科館在夏季尖峰用電時刻減少10%的用電量,春、秋季節的整體節能效果甚至能夠高達30%,大量削減電費支出。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